浅谈让幼儿与环境对话的策略

2019-10-21 16:46陆灿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对话环境策略

陆灿

摘要: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蒙台梭利认为“在我们学校中是环境教育儿童。”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所决定。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幼儿园如何运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提高环境的教育价值呢?

关键词: 环境;对话;策略。

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

《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那么怎样利用好环境这个和幼儿每天生活紧密联系的环节,让幼儿与环境对话,发挥环境的最大教育作用呢?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与幼儿互动的主题环境墙面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在主题活动中更要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墙面的环境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我动脑筋想办法让主题墙饰能够成为让幼儿可操作的环境,使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我把静止的主题墙变成了会动的主题墙。

1.抓好主题主线,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主题环境的展示主要是给孩子们以经验的提升,和对主题知识的梳理,所以,我在布置任何主题环境前都要先把该主题的骨架搭好,例如: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主题墙的展示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的基础上,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与我们准备好的小动物相结合,然后,在主题墙饰上布置好森林和家园的背景,搭好了这个骨架,孩子们就按这个骨架往里添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细致分析主题内容,帮助幼儿分类

《指南》中提出: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孩子们和老师共同收集、绘画了很多小动物,要是一下子都展示给孩子们,会让孩子们眼花缭乱,所以,在主题环境布置过程中,要给孩子们清晰的概念渗透,于是我让孩子们根据小动物生活的地方不同,把小动物按天空、地上、森林、海洋等布置在主题环境中,在幼儿自动手布置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小动物进行了分类,在幼儿动手操作中,就能够很自然的掌握了小动物们的分类。

3.把主题墙饰变成幼儿可操作的环境,形成互动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主题墙饰的创设中,由于动物种类较多,幼儿难以通过一次的教学活动就掌握。于是,我把这些动物的图片塑封好,贴好磁力片,在主题墙上写好森林里的小动物,天上飞的小动物等,让幼儿随时可以在主题墙上进行操作,哪些动物是天上飞的动物,哪些动物是水里的动物,生动的画面,可操作的墙饰,随时吸引孩子来操作。通过孩子们不断和主题墙的对话,很自然的就掌握了动物的分类,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在提高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主题墙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孩子们就会在这种互动中,主动学习,从而达成园本建构式课程目标。

二、创设会说话的幼儿作品环境

1.转变视角看幼儿,给幼儿提供成为艺术家的机会

陈鹤琴先生说:“以儿童的作品来布置环境最适当,最有意义。”我首先转变观念,不在去评价幼儿作品的好于坏,转变视角看待幼儿的作品,认为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展示幼儿作品时也改变了只展示画的好的,做的像的作品,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我会把幼兒的作品重新组合,然后按一定的形状或是按颜色去摆放,大量的作品通过我的再创作,给孩子们又一次美的冲击。每次幼儿作品展示都是把所有孩子们的作品全部的展示出来,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在绘画和制作时的也有了很大的积极性。

2.用幼儿本质作品再创作,彰显幼儿天性

孩子们的作品是真实的,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孩子们的结晶。我在幼儿作品的基础上,给孩子们作品重新组合,变化,会给孩子们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孩子们做了大量的小鱼后,我就把孩子们的小鱼按颜色进行分类,然后,把一群鱼展示成一条颜色很美的大鱼。当作品墙呈现后,孩子们惊讶的发现在这条美丽的大鱼里,有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走到大鱼的墙饰面前时,都会用手指着自己的作品告诉爸爸妈妈,那个是我做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

3.创设情景,让作品墙和幼儿互动

孩子们的世界是纯真的,生动的情景会带动幼儿的情绪,会启发幼儿的智慧。孩子们在观看了经过我重新组合布置在墙上的美丽的大鱼后,我就请幼儿根据大鱼来编个故事,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有一条美丽的鱼妈妈,它长得很美丽,她有许多可爱的鱼宝宝,有一天,这些与宝宝趁鱼妈妈睡觉的生活出去玩了,鱼妈妈醒来后,发现鱼宝宝不见了很着急,于是,就出门找孩子去了。。。。。”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我请孩子们再帮鱼妈妈找宝宝,于是,我们又做了许多的小鱼,我把它们布置在鱼妈妈周围。孩子们每次走到作品墙时,都会用小手指着大鱼或是小鱼讲着故事。就这样,我把静止的作品墙饰,转化成孩子们随时可以对话的会动的环境,提升了作品墙的意义,也使孩子们在和作品墙对话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

三、艺术环境,彰显孩子们个性

1.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材料

在本学期中,我园定位艺术特设,在环境创设中,更要凸显艺术性,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的同时,我让孩子们决定艺术环境创设的内容及所需的材料、并发动他们一起收集有关资料材料,和他们一起进行设计制作。我为幼儿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基本材料,让家长带领幼儿收集各种石头、矿泉水瓶、饮料罐、贝壳、木片、刨花等,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幼儿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来扩展幼儿的想象思维。

2.幼儿与材料对话

“和孩子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也是《指南》所建议的。孩子们把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在我的引导下,大胆想象,动手制作,把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个一个的艺术品。形成了真正的和材料对话,同样的材料,孩子们的创作各不同,孩子们用木棍有的粘贴成小房子,有的制作出美丽的美人鱼,有的把纸盒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车辆,有的把大小不一的纸盒箱变成了机器人,有的把石头变成了小动物,有的把石头变成了各种小鱼等等,孩子们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在以材料的对话,孩子们把自己的创作布置在艺术环境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和材料形成了互动。

在整个环境创设过程中,我让幼儿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让他们自己去想喜欢的图案、线条,自己亲手去勾勒、描绘作品。让环境动起来,幼儿在宽松、活跃、和谐的氛围中,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幼儿爱问、想画、敢做,求知的欲望增强了,动手的能力提高了,成功的体验增多了。我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他们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人”。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一个个作品被教师巧妙的布置在环境中,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美丽的幼儿园虽小,但温馨、漂亮。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与环境的对话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中获得了更多的探索空间和锻炼机会,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往。只有让孩子们成为环境的主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才更具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对话环境策略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Passage Four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