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平 赵芹
【摘 要】 目的:研究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实施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8例于本院接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行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慢肺阻评分、加重期发作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心悸、便秘、口干等药物总并发症发生未见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FEV1、FEV1/FVC、IC/TLC较高,研究组慢肺阻评分、加重期发作次数与参照组相比较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予以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模式效果显著。
【关键词】 吸入激素;噻托溴铵;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通过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得以有效改善,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治疗的患者7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9)与参照组(n=39)。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年龄45周岁,最大年龄84周岁,平均年龄(63.95±12.6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阻肺及哮喘;2)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2)所应用药物过敏;3)入组前1个月应用激素治疗[1]。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给予患者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德国)生产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批准文号:H20140933),每日吸入1次,每次1粒[2]。研究组行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Orion Corporation Orion Pharma生产的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批准文号:H20140421),每日吸入治疗2次,每次200~1200μg,酌患者病情调整剂量[2]。上述两组患者均行4个月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78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IC/TLC、慢肺阻评分及加重期发作次数数据行t检验,采用(±s)表示;两组患者心悸、便秘、口干总并发症发生情况行χ2检验,采用%表示。组间差异应用P<0.05为对比基线,对其统计学意义予以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数据(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VC、IC/TLC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慢肺阻评分及加重期发作次数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慢肺阻评分(16.42±1.58)分,参照组为(19.03±2.13)分,t值为6.1460,P为0.0000。研究组加重期发作次数(0.54±0.12)次,参照组为(0.88±0.37)次,t值为5.4587,P为0.0000。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慢肺阻评分及加重期发作次数数据,研究组慢肺阻评分、加重期发作次数均低于参照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便秘2例,占比5.13%;口干1例,占比2.56%,研究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药物总并发症3例,占比7.69%。参照组心悸1例,占比2.56%;口干1例,占比2.56%,参照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药物总并发症2例,占比5.13%。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药物并发症情况(χ2=0.2136,P=0.6438),两组心悸、便秘、口干总并发症发生率(7.69%、5.13%)未见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哮喘与慢阻肺均为呼吸系统疾病,且二者多为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临床症状类似,因此合并发病比例较高,尤其是部分病程时长较长的患者,在其病理改变及炎性症状作用下,并发慢阻肺的可能性较高[3-5]。本研究通过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其临床效果确切,糖皮质激素在进入患者气道之中,能够对患者气道炎性因子予以控制,并改善其气道高反应水平,进而避免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加剧,在支气管扩张方面起到了积极影响[6]。噻托溴铵是临床中常见的抗胆碱能类药物,主要针对患者气道M1及M2受体,具有高选择性及长效性,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水平较高。
综上所述,给予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较为理想,吸入激素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智娟.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43-45.
[2] 尚愚,蔡娜.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104-105.
[3] 张芳.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8,24(17):162-163.
[4] 王文龙.噻托溴铵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04):74-75.
[5] 胡海涛,曾丽娟,屈磊,等.噻托溴铵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FeNO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02):113-117.
[6]王波.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0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