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甲芹
【摘 要】目的:探究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抢救的对照组(n=43)和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抢救的实验组(n=4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時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时间,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抢救,有利于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抢救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胸部剧烈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病情发展较快,如不及时抢救,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研究表明,胸痛中心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尽可能的挽回更多的生命。为了探究这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路径和胸痛中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抢救的对照组(n=43)和采用胸痛中心进行抢救的实验组(n=43)。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78岁,均数(64.5±3.7)岁;实验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均数(63.4±3.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且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胸痛中心需做以下措施1:院前急救调度中心接到患者家属求救电话后,急救人员到达,患者胸痛,胸闷剧烈,胸痛中心认定要求在首次医疗接触(FMC)10min内做好12或者18导联心电图[2]。如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立即通过微信平台上传心电图,电话联系心内科值班医生,远程会诊心电图,确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可在救护车上予患者口服双抗药物(阿司匹林片300mg,替格瑞洛片180mg),绕行急诊,直接送患者入导管室。患者胸痛症状不明显,生命体征平稳,将患者平稳运至救护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先抢救,后挂号收费,对于救护车送入的或者是患者自行来医院主诉胸痛,胸闷的患者,需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初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 呼吸状态,心率,血压等。把患者送入抢救室后护理人员予患者氧气吸入,接除颤仪,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氧饱和度,血糖,患者入院后10分钟内完成18导联心电图并上传至心电图室,遵医嘱予抽血化验心肌酶,心肌酶报告20分钟内出报告。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遵医嘱予患者服用双抗药物并把心电图上传至院内胸痛中心微信群。急诊医生联系心内科医生会诊,会诊医生10分钟内到达急诊。3.密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情况,以便为急救的顺利进行提供临床依据[3]。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以减少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率失常等情况的发生,并对患者应用扩血管,强心药物,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大。4:在做好上述抢救措施之后,心内科医生及时与导管室护理人员联系,告知患者病情及基础信息以启动导管室。急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ci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护理人员填写急性胸痛病人诊疗时间记录表。启动导管室后30分钟内激活导管室,由急诊医生及护理人员携带着氧气和除颤仪等急救设施,在转运途中,应持续对其进行心电监护,确保安全到达导管室。到达导管室后,急诊护理人员应向导管室护理人员详细交代患者的病情,检查报告及用药情况等。5.当患者病情稳定,意识复苏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属关于心肌梗死的基础知识和护理方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以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4]。同时告知患者谨遵医嘱才有利于患者康复,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告知患者放缓身心,才有利于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以SPSS21.0软件包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论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 对照组抢救时间(58.63±14.67)min明显长于实验组抢救时间(38.54±15.49),P<0.05(t=6.1750,P=0.0000)。
3 结论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急性心脏病,病情较急,如不及时抢救和医治,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在抢救心肌梗死患者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在做好预案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对其进行施救,最大限度的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5]。近年来,胸痛中心因其抢救时间短,而广泛应用于抢救心肌梗死患者。胸痛中心是在救护车上就开始向患者家属询问病情,以做初步的判断,节约抢救时间,然后先抢救后交费,也有利于减少抢救时间。然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带氧气罩,采集好血液样本,辅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诊断,并一直鼓励患者,让患者放松,以减少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并对患者应用扩血管药物,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时间,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抢救,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尽可能多的挽回更多的生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邵丽娜.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医药前沿, 2016, 6(22):198-199.
侯霁芯,罗静,黄秀萍等.胸痛中心运行模式下护理人员在STEMI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21):42-45.
韩彦辉, 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3):25-26.
刘青.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7):1601-1603.
易绍东, 向定成, 段天兵,等.建立胸痛中心对不同来院方式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时间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9):549-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