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2019-10-21 16:10井明丽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

井明丽

摘 要: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为了实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脚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关键。在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重要性和灵敏性原则基础上,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两方面来考虑。本文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证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引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内外部因素的诱导而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和风险成因分析

1.1外部风险

首先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涉及的方面很多,不仅会损害借款人的经济利益,更会对借款人产生风险隐患。要想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就要对现有的相关业务进行拓展,分析影响市场发展的各个要素,从而来保障商品价格在运营期间处于稳定的状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我國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是我国农村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同时缺乏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农民对市场风险没有相关重要性的概念,这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极其不利。针对市场风险的影响,政府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其次是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体现在很多方面,不同农产品的发展条件对应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各个类型的农产品,其生产都必须要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我国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因此对农产品也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例如在降水量偏低的西部地区,自身的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不利于农产品的高效高质的生产。

1.2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的首要一点就是道德风险,道德作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忽视了道德风险将直接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不稳定。其次,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因素还包括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得比较晚,大部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管理和操作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进而会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

2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第一,全面性。指所选指标范围要宽,要从广义金融的角度设定指标。第二,科学性。应尽可能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又要能反映各时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第三,准确性。即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数据处理准确无误、评价指标符合实际。第四,灵敏性。指标灵敏度要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能直接反映出金融机构的风险变化情况。

3实例分析

为验证所建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须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通过ExpertChoice分析得到的20份调查问卷,所得结果作为分析新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得到新农村金融机构各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专家意见对新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对20位专家的数据进行相关性计算可知其皮尔森相关系数值介于(0.949,1)范围内,最后得到所建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的相关计算公式得到某企业的风险值得分。对2016年各季度的风险值进行分析,得到该企业的风险值走势,可以看出该企业的风险走势是下降的。经分析,该企业的风险评价综合得分为8.12分,说明风险等级为基本安全,该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相应业务的经营及管理模式,并可继续探索更有益的发展方式。具体而言,该企业的业务资格及资金管理水平较高。一方面由于业务资格及资金管理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中占据较高的综合权重,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引导、支持,使其符合业务资格的准入条件,并在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得较好。以权重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的内部因素远高于外部因素。从企业的各季度风险值可以看出,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远低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内部因素引起的风险比值由2016年第二季度的1/3变为1/4,说明相比外部因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内部因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要从内部因素出发,改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在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内部因素中,安全性指标最重要。企业安全性指标稳步上升,不良贷款率指标下降,而其余2项为上升,所以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贷款集中度;同时控制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进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控制能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成因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道德风险。一方面是薪酬的不平等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职业素质较低导致的道德风险。其次是操作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中相关制度虽然已经建立并且成熟,但对部分内部机构人员却缺乏足够的效力,如农村信用社合作,分析其管理机制,很容易发现由于政府的操控,已不是当今金融机构发展的助力。最后是信用风险。由于许多农民缺乏担保物,导致贷款的金额不足,无法对即将开展的项目产生足够的收益,待还款日期到来时就会由于缺乏资金而导致风险。虽然该企业的综合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当仍有优化的空间,如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备付金和生产性贷款占比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备付金比率,合理统筹调度企业的可用资金,规避资金突然撤出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增加生产性贷款占比,以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打击利用企业资金进行股票、债券等交易行为,保证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合理流动;加强成本控制力度,树立成本意识,降低经营成本的支出;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巩固产业基础,促进业务更好地发展。

4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建立健全机构机制。设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部门,建立健全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对相关职位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内部人控制风险;建立职工培训机制,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健全、有效的必要机制,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其次,创新金融服务,提高盈利能力。新型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方面要有别于一些大银行,应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在村级层面将金融与生产、流通、采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同时还可降低信用风险。

结语

为了构建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我国支农服务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做好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钮中阳,乔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8(7).

[2]李璐,韩景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指标体系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13).

[3]白继山、温涛:《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农村经济》2016.

[4]杨秀军:《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中国金融》2015.

[5]闫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经济纵横》2017.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
P2P网络借贷犯罪实证分析
我国电力产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国外绿色投资经验及启示
新常态下民众政治信任差异实证分析与对策设想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