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3+1”培养模式研究

2019-10-21 10:22袁宝龙郭梦晓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袁宝龙 郭梦晓

摘 要: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教师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体,学生更是人才培养的对象,因此“3+1”人才培养是多方协同合作的重要表现。同时,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既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也要顺应时代要求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性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及应用于该类专业的优势,提出从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核心层面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创新驱动成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社会需要创新创业(简称“双创”)人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专业特征与市场变化紧密结合,尤其是“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兴起,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然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培养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性提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以理论教育为主,“双创”教育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始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沿用传统“大学的理念”的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理论知识、忽视技能培养,重视教材讲解、轻视创新实践。[1]一是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学生难以改变高中时期的“应试化”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却缺乏真正经世致用之能的空壳。二是以培养就业型员工为目标,注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忽视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可能,难以输出创新创业人才。学校以分数多少来判断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社会却以实践能力的高低筛选人才,这种供需矛盾造成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业,学术型人才过多,“双创”型人才不足。三是重形式轻内容现象突出。现实中学校用于评定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大四企业实习成果的这部分学分比例相当小,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校监管不足,往往是公司盖章比繁琐的实习报告来的更加容易,而学生是否真的参加实习,又从实习中学到了什么,并没有人关心。此外,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创业学生缺乏应有指导,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方案“完备”的策划书往往无疾而终。

(二)评估制度限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评估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估制度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评估失衡。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成绩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成绩采取激励制度,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但评价结果过于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等。另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估不同于专业课程学习的评估,难以给出确切的等级评价,激励也难以落实到位,各项激励措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二是是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主要看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就业率常指标。相对具体、实在的科研评价指标,教学的评价指标空泛、不具体,并没有起到改善教学质量的作用。另外,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评估是综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数量、科研经费、项目级别、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方面,使得高校教师重心放在科研,在真正的教学上没有投入时间精力的动力,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培养质量。[2]

(三)组织单位协同性差

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多方参与合作,事实上企业往往游离于培养体系外,其余各组织单位也没有及时给对方相应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导致各组织单位各行其是,培养系统不连贯。从学校与企业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培养体系极少考虑企业联合培养,即使存在校企联合项目,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也很少考虑企业的评价,以至于学生和企业都缺乏认真做事的积极性。另外,虽然创新型管理人才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但是企业并没有从双创人才培养中获得直接利益,企业不愿培养未来可能不会加入本公司的学生,学生很少真正参与企业业务运作,使得企业与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相脱离。

从学校与政府的角度来看,虽然高校已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但受行政力量的影响仍然很大。工商管理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政府和学校行政组织那并没有获得同比例增长的经费,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改革的资源和力度。

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骤然从中学高压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在学校放松管理只考察考试成绩的情况下,很难自我约束去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有意识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很多情况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比赛,也有较多专业相关的辅修课程,但一方面活动宣传不到位,参与者寥寥,另一方面学生沉迷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兴趣来参加社会实践,更不会关心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提高。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提出“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即“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教师”+“学生”。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四个单位多方协商的运作机制,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投入与输出的无缝对接。

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行政部门分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角度看:第一,对于高等院校,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尤其是创新创业基金投入,加大力度创建科技园、教育园、创业基地、实习平台、企业孵化器等,将师生的创业项目、科研成果及时地与社会对接并顺利转化;要注重教学成果评估制度改革,放宽科研指标硬要求。第二,对处于创业阶段的大学生,政府要切实提供法律保障,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要降低在校生创业贷款门槛,降低学生创新创业的标准,同时建立创业失败救助体系,尽可能减少创新创业途中的绊脚石。[3]第三,对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政府应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中起到牵引作用,为学校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搭建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平台。

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看:第一,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重视并完善就业创业的培训指导工作,多开展实践模拟演练、创业经验分享讲座、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多开展与工商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有关的课题项目,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与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合作开办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第二,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咨询业务,提供完备的信息资源和启动资金,实时监督资金落实情况和项目开展进度。第三,要合理分配教育经费,扩大软件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更多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企业模拟运营软件等教学设备,同时加强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从校外引入丰富社会实践经验者加入创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体,有权利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决策与设计,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设想,学校可以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在建设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时,要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赋予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定的自主权,使得教师能够灵活地根据课程特色,结合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企业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要为优秀创新创业者提供实习岗位,允许单位内有经验的员工兼职大学讲师,积极与学校对接,及时对参与公司实习的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并反馈给学校。

学生是人才培养系统的作用对象。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表达权,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对院系办学模式、软件设施配置的评价权,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相结合的选择权。选择权主要表现为增设种类广泛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形成综合知识体系;拓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同等可选等。

三、“3+1”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双向改革加快建立多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企业和学生每个单位之间都存在良性的双向互动,人才培养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双向沟通和监督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和优势,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效果。这种多方协商的机制使得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够表达和满足,有充足的动力积极参于到“3+1”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最终培养的人才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方向多元化

工商管理类专业“3+1”双创人才培养能够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避免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趋同化,实现真正的培养方向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兴趣、优势和专业知识,通过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相结合,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创业教育实训、执业资格认证、沙盘模拟训练相辅助,全方位提高个人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业兴趣。

(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背景下,尤其是工商管理类的热门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不大,有限的资源也主要用于购置教学设备、美化校园、改善宿舍环境等,用于人才培养软设施上的经费则很少。在资源缺口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培养系统各主体的教育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

一是院系之间和兄弟院校之间资源整合。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院系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經济类管理类课程。高校之间的共享仅限于部分图书资料、网络课程、实验设备等,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率微乎其微。“3+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整合校内各专业的课程资源,校外优势专业的课程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共享文化,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

二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资源整合。不只学校可以承担学生培养的任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参与其中。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另一方面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师资主要来源于贸易、投资、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人员,他们有着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在校教师和校外师资力量取长补短,既可以满足培养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需求,也可以给予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知识创新

对于管理类人才来说,应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是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开课的顺序上考虑到学生因素,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时间来安排,根据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循序渐进,并集中于大一、大二时期,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参加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创业活动。二是学校要完善课程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既可以通过增设选修课程,也可以通过院系之间、高校之间课程共享来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范围,实现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展,建立均衡的知识结构,培养发散性思维来锻炼多学科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三是要加快构建经济管理学科基础平台和创新课程体系,如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指导课程、实验课程、模拟运营课程,分层次多领域地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将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合理拓宽和设置。

(二)能力创新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良好的职业道德、自主创业能力和合作创业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虚拟企业运营、ERP实验、模拟炒股来锻炼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公司的实际业务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参加论坛和分享会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合作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3+1”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教授学生完整扎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需各项能力,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

(三)模式创新

“3+1”培养系统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第一,它作为一个整体,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坚持在以学生为本,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整体改革作出理性思考,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而不是把所有“好”的因素纳入培养系统。第二,基于协同培养视角下提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和企业作为一个协调配合的整体,作用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形成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创新创业人才“3+1”培养模式有利于避免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避免过度追求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探索和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否则,一味建设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效仿名校,不仅人云亦云毫无特色,毕业生不如老牌院校的同类专业毕业生有竞争力,而且教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教学经验和相应的社会资源,难以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

五、结语

当代的管理类人才应是有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只有形成行政单位、教师、企事业单位、学生的良性互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化和多样化,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需要的各有所长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雷,褚春蕾,刘洁.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7(8):62-65.

[2]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3]于辉、李阳、李文赫.“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TRIZ模型的分析——基于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大庆社会科学,2017(3):138-140.

作者简介:

袁宝龙(1986—)男,汉族,甘肃庆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郭梦晓(1996—)女,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协同创新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