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平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培育语文能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到今天的深入落实,不断促使着阅读教学模式的改变。翻转课堂的适时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各项弊病,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丰硕的实践效果,实现小学阅读教育同新课改教学要求、规律上的有效契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语文教育也揭开的新的发展篇章,逐步转向以阅读为重心的发展趋向。语文学习方式上讲究“听、说、读、写”,其中“读”是语文教育的方法之首,是打开学生探索语文世界大门的关键性渠道,通过“读”,能有效丰富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
语文教学不仅在于对阅读教学上的强化,更要注重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理解能力的培养,融会贯通,学有所用才是教学根本。为了有效满足新时代下语文教育的教学需求,翻转课堂应用而生,其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秉承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观,能为小学语文教育奠定稳固的基础。新时代下,教师需要从当下教学模式出发,积极促进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小学生语文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完成一段相对和谐化的课堂教学关系的构建,实现对课堂功能的转变,为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有效、便利的场所,促进课堂教育的延伸、拓展,课下渗透、课上交流,让课堂成为师生授业解惑的沟通媒介,实现阅读效益的有效增强。
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阅读教育在翻转课堂中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其是小学阶段中的各项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更是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到今天的深入落实,不断促使着阅读教学教育理念的改变。因此,教师需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施以针对化的阅读教育方案。现阶段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存在颇多弊病,“以人为主”教学理念的落实更是难上加难。而通过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能有效借助翻转课堂的模式,把学习任务下散给学生,营造更为和谐化的教学氛围,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在课堂中通过对媒体的应用,也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量身打造切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2.1课堂主体相对模糊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方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然而,现阶段翻转课堂中,大多数教师所实行的教学模式均未实现对学生主体教学观念的落实,关于学习资料的整理、归纳,仍有许多传输型、枯燥性弊端,教育学习环境矛盾较多,始终处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之中,阅读教育模式中主次界定模糊的现象时有发生。
2.2硬件设施不完善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开展,要求教師要通过视频、音频等基础形式对课堂知识予以展现,以借此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掌握知识内涵。在实际的教学素材录制环节中,由于机器设备的老旧,硬件设施不完善,素材内容、形式单调,使得最终呈现出的视频品质不如人意。视频本身内容上缺乏鲜明的特色与侧重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真实情况。例如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时,采用的是手机拍摄、录像等形式,拍摄缺乏专业性,重点不突出,使得整体视频在呈现效果上就显得单调、乏味。
2.3翻转课堂效果不理想
构建翻转课堂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讲,其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化的过程。而现阶段翻转课堂在小学教育中,整体呈现出教学措施松散的基本态势。由于传统教学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教师提前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大多都是敷衍了事。此外教师在设计翻转任务时,也欠缺全面的考量。学生尚未形成在接受能力、阅读重点等方面的教学循环,最终使得翻转课堂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不甚理想。
三、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之策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技术性教育模式,其要求“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主体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运用翻转课堂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增强阅读活力,要不断从阅读教学方面做工作,以多途径、多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1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力度
当实施翻转课堂时,学校领导要以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为基础,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或是学校自行设立专门的教育资金项目,同时还要提高学校音、视频录制设备等硬件设施水平,促进系统化网络平台系统的构建。以课题资金申请、硬软件资产筹备为保障,以学校提供的硬软件设施为基础,完成对学校公共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对课堂中的阅读指导把握关键的教育和核心。在开展各项教学方案时,要做到事前规划,规律性推进,最大程度挖掘翻转课堂教育的实质性作用与影响。此外,学校还应积极组建教师学习研讨会,加强相关学习研讨力度,创新、构建出更加先进的教育阅读理念,从而让教师对教学成果做到实质性的了解、接受。
3.2合理开发碎片时间
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闲碎的阅读时间,切实把握好教育之间知识点、联系点之间的内部构成,从而实现对良好教学环境的有效构造。此外,教师还要积极促进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将阅读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精简提炼。针对于语文教学题材,需要保证每个学生对于生字、生词的阅读、理解上的到位,要求学生予以梳理、归纳。例如《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相应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详细讲解到文章中的每段每句,将文章中的语气词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去理解、领悟这些语气词所要传达的情感意图。
3.3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化应用
实际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的不仅是面向学生的课堂讲解工作,更需要积极将模仿、创作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融入课堂之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就阅读内容来讲,要着重讲授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节段,让学生不断巩固,通过反复读记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朗诵,引导学生去跟读、模仿,然后教师再对文章的每个细枝末节进行详细讲授,最终借助片段阅读练习、单项练习的形式,强化课堂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文章人物心理、语言上的理解,进行系统化阅读,借此来促进学生在写作兴趣上的有效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
[2]陈莉娜.浅议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新课程(上),2014(8).
[3]杜羽飞.略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关键因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3(5).
[4]姚秉含.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7(6):88-88.
[5]李秋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一代,2017(9):85-85.
[6]侯淑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魅力中国,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