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
[摘 要] 党性修养是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奋斗目标、组织原则等理论的深刻理解、内化和践行的过程。新时代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主要存在基础不扎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欠佳、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不够。通过院校两级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多平台实践活动、创设反思与监督机制路径,加强学生党员的“学、做、思”,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36-02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党性修养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这要求党员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本色。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共有2680.21万人。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规模的高素质劳动技术技能人才。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精英,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事关全局、意义深远。因此,构建符合实际的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路径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提升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一)顺应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要求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生党支部建设、支部建设尚未标准化,制度不完善,因此,开展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提升研究有利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指导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开展工作。
(二)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党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的,正确的。党性修养具体指扎实的理论基础、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严明的组织纪律的六个方面,其要求相较于其他的标准更高,这有助于学生党员形成正确“三观”,助力其成长成才。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社会影响力的时代要求
我国高职院校每年毕业人数呈递增态势,毕业后进入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一群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党员最终也要步入各行各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因此,提升该群体党员党性修养,能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好榜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终扩大和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
(一)问题探究
1.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不扎实。首先表现在政治思想上,理想信念不坚定,入党动机不纯,对党的认识不深刻等。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你为什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家人要求、荣誉感、就业等一些功利主义的想法。其次,高职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基础薄弱,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拟发展对象进行一次理论考试。考试范围是党章、十九大报告、时事政治等,并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然而,考试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经统计,45名考試者中合格者34名,不合格者11名,其中合格者集中在60~70分段。
2.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实践过程中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欠佳。入党之后,部分党员出现了原地踏步,对自己要求放松的现象。在本次调查访谈中,我们随机对党员所在的寝室及班级中抽取学生了解情况,如在寝室中表现,党员能够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但对自身以外或个别室友不配合引起矛盾时,部分党员未能挺身而出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党员会出现走过场、拍照片等留痕迹现象。
3.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不够深刻。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是党性修养中最高层次、最突出表现,也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方法。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党员缺少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动力,很多时候都是“到此为止”,未能进一步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自我的党性修养,进而完善自我。
(二)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很多长辈们的“三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的党性修养。在访谈中,我们可以从学生党员口中听到“我父母要求我入党”“爷爷是共产党员,觉得入党很光荣”“父母告诉我说入党对今后的发展有好处”等回答。可见,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功利和世俗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2)学校因素。高职院校历来比较重视技能、忽视文化课,加上学生自身因素,造成学生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修,更别说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大学里虽有一系列党员发展规章制度及要求,但因为学生基数庞大、党务工作者及师资力量有限,党支部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欠佳,尤其是对党员的再教育不够重视,这也直接影响学生党员在实践中的作风。
2.内部因素
(1)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趋于稳定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其特点主要分以下两类:一类是普遍性特点。有着心理成熟晚于身体成熟;注重自我,但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强调独立自主,渴望参与社会,但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实践不够深入;情感丰富,敏感,但不稳定、易冲动等。另一类是发展性特点。时代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一代代人,每一代人身上都有着时代烙印,萌生出新的特点。比如“佛系青年”,其核心是不争不抢,做事没有目标和标准,但是事情还是要做的。
(2)个体内化规律。内化作为一个过程,大体由注意、理解、接受三个阶段组成。党性修养的内化也如此。其中,“理解”和“接受”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党性修养是具备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具备这两重意义的党性修养内容更容易被个体内化。其次,党性修养内容要更符合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好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当党性修养的内容落在这个区域内,比较有利于学生接受,反之,则难被学生接受。最后,还需注意党性修养表达的方式方法、维护个体的自尊心等。[1]
三、提升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具体路径
依据以上的具体分析,走“学”“做”“思”路径,将内容与形式进行整合。其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循环,且是螺旋上升。他们的内在逻辑是理论学习是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反思,从而巩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以提高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一)“学”——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
线下学习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夯实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线下学习主要通过党课和学生理论型社团两个平台学习。学生党课是传统的现场教学,注重理论灌输,分院党、校两级,主要学习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纪律、指导思想、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是在专业思政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学习型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展的“某某青年说”,激发成员对时事政治与热点的探讨。
线上学习坚持与线下学习互补,拓展学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线上学习是每周微信公众号的“微党课”,主要内容有“两学一做”、党风廉政、重要会议精神、《做合格党员》系列视频、师范青年说、雷锋精神解读等。其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党,并结合时事政治,给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线上微党课的特点内容简洁精悍,通俗易懂,方便学生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节约时间,抓住重点。
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构建学生入党后再教育机制,使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趋向常态化,继续巩固党的理论知识,将党的理想信念扎根每位学生党员的脑海中,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做”——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继续发扬传统活动,传承红色精神。传统活动即红色寻访,是实践活动的主线,学生党员通过对区域红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寻访,了解党史和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传承红色精神。2018暑期,学院组织三队学生党员走访考察了永康刘英烈士陵园、义乌陈望道故居、金华市区何氏三杰陈列馆、金东区艾青故居进行,各位学生党员都能从红色寻访中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学习相关党史知识,提升党性修养。
创新开展特色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党员能够积极参与学院创设的特色活动,有绿荫支教团队、暖阳计划小分队、文明监督岗、百名学子访校友。“绿荫支教团队”服务当地教育弱后偏远地区,服务当地乡镇企业的小候鸟们。“暖阳计划小分队”是服务儿童福利院、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的小朋友。“文明监督岗”是学生党员深入学生公寓,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日常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百名学子访校友”是学生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去了解、感受优秀校友的心路历程、成长轨迹及对社会贡献,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党员。
实践能够巩固所学,感悟所学,是提高学生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期间,学生对社会实践兴致颇高,想通过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践行自己的价值观,这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三)“思”——创设反思与监督机制
推进“党性修养日记”项目,发挥大学生自省力量。“党性修养日记”是大学生通过“每日一记”对照党章自省,记录内容包括了理论学习、每日自查、反省与感悟、计划与落实、先锋风采等,发挥学生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力量。“党性修养日记”充分挖掘了学生党员的自觉性,实现由支部教育向党员的自我教育转变。经过半年的实践,项目已初有成效,目前已有134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与其中,累计日记3300余篇。学生记日记意愿强,自学、自省作用明显,党性修养有所提高。
开展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发挥民主监督力量。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黨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2]而该阶段大学生关心自我发展、关心社会发展,有着批判精神,因此,开展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由主要环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存在不足的党员提升与完善,同时,发挥学生党员之间的民主监督力量。
反思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关键,因此,该两项举措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党员的自省力。“党性修养日记”项目有助于学生党员的每日自省变为一种习惯,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将学生的自省、民主监督成为一种制度。
总之,党性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既要整合与优化外部因素,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又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内部因素,通过“党性修养日记”、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挖掘学生党员的自省力,真正将党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开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Z],2017-01-1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