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2019-10-21 14:33李观秀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诗人

李观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天空中,古诗词宛如璀璨夺目的星辰,洋溢着高尚的情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因此,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上,还是从語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都应给予格外重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大纲的反复学习,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新课标下我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以情激趣,激发热情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课前要导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先展现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陶醉时,再放一段轻音乐,再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抓住诗眼悟诗情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应该建立在知诗意,懂诗情,入诗境的基础上,而其前提则是掌握诗意。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一一早想还一一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而这一主线正是诗人情感发展的逐渐深入,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人的这一系列情感变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再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如抓住“一水间”“只”"数重山”体会诗人“离家近一一很想还”,抓住“又”字体会诗人“离家久一一早想还”,抓住“何时”体会诗人“思家切一不能还”。并通过板画贴图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并深深地体会到诗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思乡情。

三、咬文嚼字学推敲

诗是用最精练的语言和比较短小的篇幅,来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诗中用字的精当。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让学生改用其它字,如“满”“入”“过”等,再和"绿”字作比较,感受“绿”字的妙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再把王安石改字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为他反复推敲的创作作风所感染,并教育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要反复推敲。

四、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

如教学张籍的《秋思》,我先提出问题: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在哪儿呢?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分别找出了“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处,读懂了这是作者触景生情,思乡绵绵,心中有万语千言诉说不尽。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受到熏陶,加深对诗的理解。再让学生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读的乐趣,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感受诗中的意境,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引导想象,丰富体验

在古诗词教学时,我也会运用“移觉”理论,让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即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通读声中,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幕幕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的脑海里会播放不同个性的“电影”,不管电影如何,学生们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乘上了腾飞的飞船,品尝导演电影的喜悦,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如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学生熟读词句,理解词意后,让学生做导演,播放“电影”。听着学生讲述自己导演的电影,老师和同学们眼前浮现出思乡怀故、感情婉约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形象。

六、走出课堂,产生共鸣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古诗与生活脱离,只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体会,才会领会古诗的真正含义。

如教学《咏柳》时,我们可以把课堂移到教室外,让学生在春光、池柳、欢快的和谐旋律中感知柳树的形象,领会诗人借赞柳树颂春天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学生们置身于迷人的自然怀抱中,无限春光令人心潮涌动,大家自然而然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与向往。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营养。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古典诗词这方净土上吸收养分,净化心灵,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诗人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本期主题:莲
劳劳亭
“诗人”老爸
愤怒
猜诗词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