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个平台,也是研训一体的真实体现,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发挥教师的合作精神,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养成反思习惯,提高专业素养。
一、在交流课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交流课(每人一堂课)和集体备课是我校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我校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每学期学校都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两次组内交流课活动(每人一堂好课)。本学期学校教研室要求各教研组在开展交流课时,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
教师们为了让自己的课上的更精彩,能成为老师的样本课,在备课过程中也是多方请教,多方查找资料,有些教师甚至还要试讲一下才会让全组教师再去听;这位教师上完课,大家评议后,有些老师会在此课基础上提出一些更新、更活、更有效的文本处理方法,这样又会激起前面上课教师的听课欲望,也很想再去听听其他老师们是如何改进这一节课的。同备课组内,老教师在对教材的分析、重难点的把握更准确;年轻教师在搜寻资料,制作课件等方面发挥优势,实现了同伴之间的优势互补。
如此循环下去,老师们的听课次数大大增加,课后的反思也变得更加真实、更生动。通过这个讲、评课的过程让许多老师得到了磨练、得到了成长。
二、在集体备课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集体备课是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校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特色。学校把每周三下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由分管领导按不同学科分组参加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研讨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集体备课中,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及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并将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课题化,通过学习——研讨——反思,不断强化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中研、研中教,这是非常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非常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前不久学校举行的一年级数学组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找规律》一课为例。
《找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这部分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序的排列,使学生初步的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的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1.、问题即课题,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
要备出一节好课,非常不容易,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
一年级数学组在确定了集体备课的主题后,决定通过微
课的形式进行研究。什么是微课教学?怎样上好一堂微课…..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开始了理论学习。
在明确了微课的概念之后,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们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以及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规律的知识,所以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读颜色(图形)等方法,根据前面的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或涂颜色,并且能够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并不系统、深入,在叙述规律时语言也不够严密、简洁、完整。所以我们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到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是有规律的排列,并能清晰地叙述出排列规律。
正是教师们抓住这些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问题,重新予以审视,以专业的角度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之后,可以带动教师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接下来就进入了磨课环节。备课组的老师们不辞辛苦,一遍遍的听课、评课,积极找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每一个的环节的处理,每一句话的斟酌,甚至每一个手势、眼神都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讨论。
第一次上《找规律》这节课,由于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是很清晰,所以在教学主题图的时候,学生找出正确规律并不难,而且教參上也并未强调要让学生学会用“一红一黄两个一组反复出现”,所以整堂课结束后,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施教结束后,备课组长及时组织组内教师评课和反思,在整个过程中备课组成员不但人人参与,而且每个人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写出了案列分析和听课反思。通过查找资料,反复研讨,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
接下来的几次试教,对于如何让学生表述规律上,花了一定的功夫,采用把彩旗分组后叙述,而且也能达到清晰几个一组的效果。接下来的环节应该说还是比较顺的,学生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动手操作也多了,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并没有教学生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表述规律时很困难,一节课下来,全班就几个学生能表达完整。“如何表述规律,如何指导学生表述”我们陷入了困惑。
就在我们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述规律时,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热忱地前来进行指导。在随后的评课中,指出:低年级学生教学应该面向群体,关注将来,进行规范性的引路,不必过于担心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就把“一红一黄两个为一组,重复出现”改为易于学生表达的:“一红一黄两个为一组,一直排下去”。
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磨砺,让老师们对教材、学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也让老师们对教材、对学生的把握更加准确。
3、.集体备课最终为教学实践服务,实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通过集体备课、实践研究得出的不仅仅是一节好课、一个好策略,同时还能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琢磨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课堂组织技巧。久而久之就会发现,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是脚踏实地教师的教育教育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教师队伍得到整体优化。
4、.集体备课凝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加强了备课组成员间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研究意识。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年级数学组共有六位数学教师,其中两位是刚招聘来的新教师,而且这两位教师一个是学的计算机专业,另一位学的是美术专业,剩下的四名教师中还有一位是刚来的代课老师,教学经验不足,我们就从其他年级邀请了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加到这个团队,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同伴互助,交流互动。同伴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在互动中迸发思想火花,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 也最大限度地给了老师释放个人才能和水平的空间。“同组教研、人人尽力、个个有责”,教师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收获快乐,积累热情和信心,形成1+1>2的效应,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使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5、.学校校本教研水平不断总结提升
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形成教案,那显然是对集体备课的片面理解。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一节普通的课例研究,课上完就了事,那也绝对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在我校已进行了多年实践且愈做愈精彩,得益于它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也得益于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交流方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讨论形成教案。一般而言,在每学期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具体做法是: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学校教科室要组织备课组回顾整个集体备课的过程,将备课中要注意的问题形成经验附在集体备课教案后面;倡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把在教学中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教训写出来,与其余教师一起共享;学校教研室请优秀备课组组长介绍集体备课经验,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谈集体备课的体会。学期结束时,所有集体备课后的教案都将存入学校资源库,成为下一轮备课教师的重要资源。
【作者姓名】 胡 燕
【工作單位】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