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

2019-10-21 11:42贾镓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叶片植物校园

贾镓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科学创新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小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以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从2017年起,我省开始从一年级将科学课程纳入学生必学课程。全国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年级的教材也是以全新的内容呈现在各位科学老师面前。面临着新的课标,新的教材,低龄段的学生,对小学科学老师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在经过了一年的一年级教学过程,自己也是不断尝试、摸索和改进,以下就一年级一单元,我结合自己微薄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自己对本单元的教材教法研究的思考。

一、对教材的研读

一年级一单元不仅仅是作为本册的第一课,更是一年级小学生的科学第一课。因此,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学习教材规定的基础知识,着重是让学生爱上科学,对科学感兴趣,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欲望。本单元首要任务让科学课变得““好玩””。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植物,知道植物的基本结构有根、茎、叶,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活的”。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目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多去观察和记录,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活动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亲近大自然的,那么,我们就该孩子“玩起来”,在活动中学习。

二、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进行单元整合的课程设计

这里我所讲的单元整合,是将整个一单元的课程内容连接起来,以种殖一棵植物,连续观察做记录,最终形成一幅科学种养殖小报为活动主线。随着这条主线延伸到整个单元,甚至是落实到每节课中。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并能够辨别塑料花和植物。同时,本节课开始就介绍种殖植物的方法,让学生在家种下一株植物,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容易观察,种植方便的植物:大蒜、绿豆、萝卜等。第二课《观察一棵植物》,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并且尝试画出一棵植物。这就为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观察记录提供了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家中要学会去及时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的跟、茎、叶的生长变化情况,并且可以用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第三课《观察叶》和第四课《这是谁的叶》让学生认识叶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够大致辨认不同植物的叶片。这节课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观察自己种植植物的叶片的特征,对自己种植植物的叶片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和观察记录。第五课《植物是“活的”吗》,这节课就让学生把自己种植植物带到教室,教师组织一个小小分享交流会,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植物是“活的”吗?并且找出证据。这些证据就是来源于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孩子们就会发现,植物在不断生长变化,并且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水、阳光等。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描述和总结,最后将一株塑料花和植物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活”的。第六课《校园里的植物》,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是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由局部认识植物到综合认识一株完整的植物,并且要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认识校园里面的植物。

以下是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照片

(二)为每节课设置有趣的情景或者活动内容——情景式教学

根据一年级的儿童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被具有故事情节的内容吸引,每节课设置相关的故事情景,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课程内容更加有趣。比如《我们知道的植物》我设置了如下的情节: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小动物,她来到了神奇的地球,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绿色生物,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出示教材书上的图片)你们能告诉他这些绿色植物的名字吗?这个故事可以穿插于本节课,后面教师可以提问:这个外来生物还发现了一个东西(教师拿出塑料花)这也是植物吗?可以让学生帮助解答。这样的情景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度更高。再比如第四课《这是谁的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给这些叶片找找家。根据前面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如何去观察植物的叶片,那么这节课就把課堂交给学生。老师提前准备一些不同植物的叶片,把学生分好小组,每个小组分发叶片,在校园里去找找叶片的“家”。这样的活动学生更加喜欢,乐在其中。最后一课《校园里的植物》,是让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记录植物,给本课设置一个故事情景:之前到访的外星生物要准备回他自己的星球了,他很想把这些植物带回去留作纪念,你们能够帮帮他吗?请把你在校园里看到的植物画下来,让他带回自己的星球。

如果,每节课我们能够设置一个情景,把我们的科学内容嵌入其中,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用活动去吸引学生,学生在一次次“玩”中体验课程,收获知识。

三、课堂上多采用探究互动形式教学

现在所提倡的建构主义知识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将自己的以往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也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做好引导作用,做到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描述。科学课堂上老师的话不能太多,要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究、思考和观察。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甚至做出纠正,这就是师生间的互动。比如:《观察一棵植物》中,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植物哪些结构呢?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 说看到植物有叶片,有中间粗粗的枝干,还有长在土里的须须。这些都是学生 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教师要予以肯定,要表扬学生观察得仔细,在此基础上,再告诉生科学的语言,那是植物的茎和根。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不能一味把正确的知识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去体验,得到的知识,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以上是自己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对单元的教学教学做出的一些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小学,还非常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同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不能维持很长。但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科学课程也有很多的期待。教师要好好利用孩子们这份好奇心和探索欲,努力设置有趣的课程,让学生在“玩”中收获知识,养成习惯,爱上科学。有了兴趣和良好的科学习惯,为后期的高段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分享一些学生种植小报作品

猜你喜欢
叶片植物校园
橡皮泥科学实验室
我的植物朋友
叶片雨水痕迹大不同
哦,不怕,不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