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玛玲
【摘 要】 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急性脑梗塞患者48例,时间为2015年7月30日至2018年7月30日,按照“数字表法”方式随机分组,每组24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后,生活能力、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能力、运动障碍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生活质量指标效果理想。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规范化;护理干预
近几年来,急性脑梗塞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急性脑梗塞患者在疾病康复阶段的时间十分漫长,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式不科学,患者的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不利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2]。因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在本文中,选取了本院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旨在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干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30日至2018年7月30日。按照“数字表法”方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男∶女=10∶14;年龄区分方面,最高年龄为88岁,最低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6.86±2.48)岁。对照组在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男∶女=9∶15;年龄区分方面,最高年龄为86岁,最低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为(56.12±2.37)岁。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为: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塞。2)年龄在40~88岁之间患者,且患者家属同意并知情。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严重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2)不能配合完成此项研究者。对比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上述性别比例、年龄区分等资料,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方案 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如安全及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及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患者的出院随访工作。
1.2.2 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方案 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饮食护理。急性脑梗塞患者若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进食时间不能过晚。通常为下午5点半左右最佳;可在患者睡前、晨起时给予患者白开水,以便稀释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2)作息护理。告知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晚上9点到凌晨5点卧床休息,患者出现睡眠紊乱等情况时,给予患者适量的安眠药,用药时间在患者休息前半小时到1个小时。需在夜间防止患者受到刺激,预防患者血压的变化。3)药物治疗护理。按照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压的变化,给予患者适量的降压药物,通常在早晨6点到8点之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良好,若使用短效制剂,时间则应在早晨6点、午后2点,药效最佳。若使用长效制剂,时间则应在早晨6点,药效最佳。最佳的用药时间能够很好的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压高峰[4]。4)康复活动。患者康复训练为上下楼梯、健侧肢体活动、站立平衡、腰腹肌收肌训练及行走训练等。训练时间为早晨6点至7点,午后2点至4点及晚上7点至9点。向急性脑梗塞患者教导肢体出现不适的相关症状,患者了解并掌握,若出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
1.3 观测指标
测量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指标数据。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其中以(±s)的形式来表示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指标,并用t来检验。若P<0.05,则说明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为(85.4±2.1)分、运动障碍为(79.6±2.7)分、生活质量为(79.2±2.1)分;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为(67.3±2.2)分、运动障碍为(60.3±2.3)分、生活质量为(61.4±2.5)分。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治疗后期需要接受较漫长的康复过程[5],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若没有得到有效、科学的护理,会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且由于患者不恰当的康复训练方式,患者会出现不适感,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因此降低[6]。急性脑梗塞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有效、规范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保障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基本生活及治疗,
且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在本文中,选取了本院48例急性脑梗脑梗塞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干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为(85.4±2.1)分、运动障碍为(79.6±2.7)分、生活质量为(79.2±2.1)分;对照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为(67.3±2.2)分、运动障碍为(60.3±2.3)分、生活质量为(61.4±2.5)分。观察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能力、运动障碍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生活质量指标效果理想,规范化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医院继续探索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祝红艳,刘娟.浅谈剖宫产手术的手术室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11):259-260.
[2] 向海英.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16):229.
[3] 牛桂云.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6,06(08):278-279.
[4] 路楊.急性脑梗塞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急性脑梗塞4):20552,20554.
[5] 任淑娟.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06(29):279-280.
[6] 刘艳.31例急性脑梗塞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08):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