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根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内固定,实验组采用非刚性内固定,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操作角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非刚性内固定用于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其效果好于传统螺钉内固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传统螺钉内固定;非刚性内固定;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关节骨折在骨科比较常见,其常会伴随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症状,下胫腓联合属于连接关节,其依靠自身张力,维持人体踝关节的稳定性,如果下胫腓联合受到损伤,容易引发关节炎[1-2]。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0例,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15例;实验组男(n=9),女(n=6),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43.6±22.4)岁;参照组男(n=8),女(n=7),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为(43.8±22.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呈现的检验结果为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麻醉处理,常规消毒铺巾,后踝部位使用1/3管型钢板螺钉或小“T”螺钉固定,腓骨下段骨折复位后,重建外踝解剖钢板,内踝骨折复位后,加压螺钉。运用C形臂X线机透视,查看下胫腓稳定情况。实验组行非刚性内固定,在关节面近侧2-3厘米的位置,将直径为3.5毫米的钻头前倾,角度为25-62度,在平行关节面做骨道,方向为腓骨向胫骨,在内侧皮肤做1厘米切口,引导针将肩喙锁韧带重建钢板,将引导线经由骨道,从腓骨引到胫骨的位置,在腓侧缝线后,将线打结固定。参照组行传统螺钉固定,在腓骨后外侧,踝关节间隙上方2-3厘米,与胫距关节面平行的位置向前倾斜,角度为25-30度,使用3.5毫米的皮质骨螺钉1枚进行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行SPSS17.0处理,计量用( )表示,t值检验,计数用(%)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结果如表1所示,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患者无差异,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实验组操作角度好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发生内固定松动1例,发生率为6.67%,参照组发生固定松动4例,下胫腓关节再分离2例,发生率为40.00%,组间差异显著(卡方值=4.6584,p=0.0309),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下胫腓联合指的是下胫腓与韧带的联合,其功能类似于膝关节内半月板。踝关节骨折常会造成下胫腓联合损伤,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是下胫腓联合,其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最终导致踝关节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式是传统螺钉固定与非刚性固定。传统螺钉内固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具有局限性,螺釘很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4],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非刚性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取出螺钉,可以减小对患者踝关节的伤害。另外,非刚性固定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性较高。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使用非刚性内固定的方式,与传统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操作角度要好于参照组,说明其手术操作简单,要求较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只有6.67%,与参照组40.00%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优势明显,说明非刚性内固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也不尽相同,非刚性内固定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势明显,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杨静.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分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474-474.
[2]吴超,王宏伟,田松瑶等.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的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23):3640-3643.
[3]杨宁,窦群立,杨进等.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不稳定踝关节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8):7801-7805.
[4]马富强,王爱国,王翔宇等.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9):75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