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说明文写作技巧

2019-10-21 20:06向万旭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目标兴趣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教学目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文章。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郁的内心情感,语言较为枯燥直白。因此,一些老师对说明文教学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极易将说明文上成科学课,错将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当成教学重难点,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失去了语文味。

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文这类课文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精心设计会对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对一节课的生成具有关键眭的作用。导入环节的安排不仅限于课上,也可以将其延伸到课前,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为课堂进行陈铺。如: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导入等。

2.发掘文本中的趣味因素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比如《种瓜得豆》一文,转基因技术的神奇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很自然地激发他们的猜想,对于生活中的多种现象他们甚至会有想试一试的冲动。“可以把动物的基因搬到人体里吗?”“假如把猎豹身体里管跑步的基因搬到人体里,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增。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书籍,引向生活。

二、明确并把握好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体现了训练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只有把握好了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关于说明文教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在第二学段没有提出相应的阅读目标要求。我们该如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教学这种文体呢?教师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从文体角度出发,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所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二是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年段角度出发,中年级虽然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其它阅读的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作用和特点,适当渗透一些说明方法的教学。而高年级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落实。年段的要求应有所不同,目标要逐层提高。同时,要兼顾年段的其它阅读目标,比如高年级段: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三、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

1.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某个特征而采用的方法。中学教材中说明文的常见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点,让学生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

2.体会语言的精妙

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无误首先体现在那些列举的数字之中,其次是文中的一些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副词或形容词。如《只有一个地球》中,“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句中“至少”一词,本身极其普通,可是在这里却对于句子表达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去掉“至少”,对比朗读,体会表达效果,从而明白,作者用它强调了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过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强调了地球对于人类的唯一性,照应了课题“只有一个”。②生动性。说明文并非都是平实的语言,有的也生动活泼。教师可结合文本特点,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擦亮孩子们洞察语言的眼睛,让学生抓住一些动词,体会文章语句在表达上的特殊效果,进而学会将这些特色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地学以致用。

3.学会提取信息的方法

说明文文本信息含量大,怎样迅速地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很容易把这个环节变成纯知识的了解,而忽略了交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

四、适度的拓展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发和利用一些相关资源进行适度、有效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学《麋鹿》这篇课文,课前教师可布置给学生阅读有关麋鹿的资料,从书籍、杂志、报纸多种途径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教学时,教师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呈现另外一些信息…麋鹿的活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学完这课后,可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动物文章,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教师在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时要有针对性,可以是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也可以是与教材表达方式类似的文章。

五、说、写结合

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说和写上。说明方法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巧妙地把“写”融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眭化创造。

(1)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卫星比武》这篇文章后,让学生学写并列式短文,用“名称、形状、用途、自述”的顺序介绍一种自己课外了解的卫星。仿照课文《鲸》的方法写一写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如狗、猫等。

(2)改写。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

(3)补写。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

中学语文说明文写作技巧向万旭

摘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文章。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郁的内心情感,语言较为枯燥直白。如何上好说明文这类课文,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明确并把握好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适度的拓展;说、写结合。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教学目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文章。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郁的内心情感,语言较为枯燥直白。因此,一些老师对说明文教学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极易将说明文上成科学课,错将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当成教学重难点,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失去了语文味。

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文这类课文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精心设计会对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对一节课的生成具有关键眭的作用。导入环节的安排不仅限于课上,也可以将其延伸到课前,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为课堂进行陈铺。如: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导入等。

2.发掘文本中的趣味因素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比如《种瓜得豆》一文,转基因技术的神奇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很自然地激发他们的猜想,对于生活中的多种现象他们甚至会有想试一试的冲动。“可以把动物的基因搬到人体里吗?”“假如把猎豹身体里管跑步的基因搬到人体里,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增。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书籍,引向生活。

二、明确并把握好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体现了训练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只有把握好了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关于说明文教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在第二学段没有提出相应的阅读目标要求。我们该如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教学这种文体呢?教师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从文体角度出发,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所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二是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年段角度出发,中年级虽然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根據其它阅读的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作用和特点,适当渗透一些说明方法的教学。而高年级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落实。年段的要求应有所不同,目标要逐层提高。同时,要兼顾年段的其它阅读目标,比如高年级段: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三、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

1.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某个特征而采用的方法。中学教材中说明文的常见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点,让学生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

2.体会语言的精妙

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无误首先体现在那些列举的数字之中,其次是文中的一些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副词或形容词。如《只有一个地球》中,“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句中“至少”一词,本身极其普通,可是在这里却对于句子表达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去掉“至少”,对比朗读,体会表达效果,从而明白,作者用它强调了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过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强调了地球对于人类的唯一性,照应了课题“只有一个”。②生动性。说明文并非都是平实的语言,有的也生动活泼。教师可结合文本特点,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擦亮孩子们洞察语言的眼睛,让学生抓住一些动词,体会文章语句在表达上的特殊效果,进而学会将这些特色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地学以致用。

3.学会提取信息的方法

说明文文本信息含量大,怎样迅速地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是读懂说明文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很容易把这个环节变成纯知识的了解,而忽略了交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

四、适度的拓展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发和利用一些相关资源进行适度、有效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学《麋鹿》这篇课文,课前教师可布置给学生阅读有关麋鹿的资料,从书籍、杂志、报纸多种途径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教学时,教师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呈现另外一些信息…麋鹿的活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学完这课后,可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动物文章,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教师在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时要有针对性,可以是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也可以是与教材表达方式类似的文章。

五、说、写结合

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说和写上。说明方法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巧妙地把“写”融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眭化创造。

(1)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卫星比武》这篇文章后,让学生学写并列式短文,用“名称、形状、用途、自述”的顺序介绍一种自己课外了解的卫星。仿照课文《鲸》的方法写一写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如狗、猫等。

(2)改写。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

(3)补写。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

猜你喜欢
说明文教学目标兴趣
说明文阅读专练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