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及对策

2019-10-21 07:55王泳培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王泳培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承担者,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公众监督政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等,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存在失真问题。鉴于此,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针对造成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能够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及评价政府的执政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报表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失真成因

一、财务报表信息失真概述

财务报表信息失真主要是指受会计信息不完整和会计信息人为粉饰等,财务报表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具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财务报表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违规造假、滥用职权、人为失误和制度疏漏等形式的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类型。

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可能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容易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三是容易为单位的腐败问题制造温床。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但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财务报表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完整的现象

虽然在2015年和2017年财政部分别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并规定从2019年元月份开始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进行了重大改革与完善,实行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模式,并且会计核算要素从五要素变为五加三要素,但从整个制度体系来看,财务报表信息仍然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值准备的计提问题,即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只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制度规定,但没有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作出要求,从而使得资产信息不够真实完整;另一方面则是平行记账模式的实行,虽然能够形成互为补充的会计制度体系,但二者之间在數据勾稽方面难以实现一一对应和相互验证,财务报表信息仍然存在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不足的风险。

(二)财务报表数据不能客观反映实际运营管理状况

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第十一条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应以实际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财务报表数据不能客观反映实际财务状况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是以预算完成情况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为争取较多的财政预算资金而故意增加预算支出,并在执行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手段对会计核算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加以人为粉饰,使得预算执行结果符合考核要求,从而造成了单位的财务报表数据难以客观反映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为防止财务报表公开数据暴露一些不合规的支出而把大额的数据支出项目转移到小额支出项目中等人为修改真实数据。

(三)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不高

财务报表信息主要是反映单位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满足报告使用者决策或监督、管理需求,但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主要以政府内部管理需求为主,较少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使得信息使用者特别是社会公众难以依据财务报表信息对单位的履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不高。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成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之所以会存在上述失真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即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主要以满足内部管理需求为主,较少考虑社会公众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造成会计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二是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完成情况为绩效考核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问题;三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即存在社会公众监督不足、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和新闻媒体监督不力等因素。

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途径

如上文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受目标定位不准、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信息质量有待提高。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准则与规范,从以下角度提出改进对策。

(一)构建多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体系

构建明确的多层次的会计目标体系是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关键。要构建多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体系,需按照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分别从最高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对会计目标进行明确,其中,最高目标应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的信息,基本目标应包含合法合规、绩效水平、财政的可持续性等,而具体目标则应包含资产、负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成本信息及净资产等财务数据信息;第二步是对信息使用者的层次和范围进行明确,即要全面分析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通过提供满足多层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诉求实现单位的会计目标;第三步是对财务报表报告主体的层次和范围进行明确,只有明确的报告主题层次和范围才能完整反映各项财务信息,才能全面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二)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体系

针对以预算完成情况为主要绩效考核内容的考评体系会放大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问题,笔者建议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目前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行记账模式对绩效考评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即在实施绩效考评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预算执行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还应根据单位实际引入财务关键指标的考核,例如,对事业单位来说,可以从防范财务风险的视角引入资产负债率考核、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的考核等,以提升绩效评价的全面性,同时可以有效规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监管机制

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监管机制进行完善,需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是从健全财务报表信息化体系入手强化监督,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套报表数据之间的相互勾稽与验证,以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完整性;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不同的独立的外部审计监督体系,即公共部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规范地方债务,防范财务风险。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是反映单位经营管理绩效、履行受托责任效果的重要依据,但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财务报表信息存在失真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在总结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以期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喻伯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2]穆雄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不足及改进[J].中国集体经济,2017(19).

[3]芶欧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1).

[4]柯丹.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8(7).

[5]赵彩凤.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8(11).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海南省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