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全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和开端,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奠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良好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课堂参与度;宽松环境;有趣游戏;直观手段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它不像语文那样有优美的语言,也不像英语那样有活泼的对话场景,更不像音体美等学科充满艺术性和情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发现数学中的美,就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采取了如下三种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拉近距离
教师只有創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亲切,感受到来自教师真诚的爱,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配合教师的脚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首先,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应该从布置教室做起。观察当代小学生的教室,大多是贴满了各种读来严肃的名人名言,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埋没了小学生的活泼与热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有关学习的画报,然后和学生一起把它们粘贴在墙壁上,并且安排学生自由设计黑板报,有多种主题可供选择,比如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团结集体等,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热爱课堂的基础,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情感、态度与能量。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与爱,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双边关系,促使他们热爱数学,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二、开展有趣的教学游戏,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较小,这就决定了他们爱玩、爱闹的性格特点,而且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来源于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专心地听教师讲课,认真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反之,他们就会时不时地捣乱,说一些和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扰乱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开展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有趣的教学游戏,在游戏中渗透教学内容,将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效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想要参与课堂,想要探索数学的奥秘,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收获知识。比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就设计了“小红帽对抗大灰狼”的游戏情节,游戏规则是:大灰狼要吃小红帽,小红帽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不被吃掉。我邀请11个人站上讲台表演小红帽,自己表演大灰狼,然后台下的学生问:大灰狼,你知道11除以3是多少吗?台上的小红帽们要立即计算出11除以3的结果,得出商为3,余数2,然后每三位小红帽抱在一起,成为一队,剩下的两位小红帽单独成队。如果小红帽们完成这些步骤的时间超过了5分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打败大灰狼,否则,就是取得了胜利。如上,台下的学生不断地变换除数进行游戏,台上的小红帽们计算出不同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游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和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强化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只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希望通过生动诙谐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数学的抽象性,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简单的教学工具与模型,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感知和认识,也就是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解决数学“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进一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长方体的纸盒。我:同学们,你们试试沿着长方体的棱把手中的纸盒剪开,再展开,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生:(积极地动手操作)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展开后,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长方体变成了六个长方形。我:那如果让你们计算这六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你们会算吗?生:会!只要知道原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可以了。我:非常好,今天大家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六个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
数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让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方式思考、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黄世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方法之我见[C]//2019.
[2]刘开通.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J].考试周刊,2018(3):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