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2019-10-21 07:53许娟马俊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共同体少数民族

许娟 马俊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国家认同”的核心概念。基于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初中学段如何更好运用部编教材使家国情怀落地生根,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育研究者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及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其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超越,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丰富与发展。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其《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一直沿用。20世纪初,孙中山、梁启超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创建经验的影响下,经过反复探索,逐渐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完整概念。救亡图存的共同历史命运、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逐步从自在走向自觉。特别是抗战时期中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中华民族进一步凝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确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学术研究中,“多是在民族学、人类学语境中使用的术语,侧重于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是一个有机统一体。”[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是命运共同体,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它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二、落实家国情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7年9月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全面使用部编教材,部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彰显历史学科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加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如何运用部编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使历史学科素养得以实现,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反思,下面以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为例谈落实家国情怀、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调查学情,准确把握初中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现状

《民族大团结》是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学习之前,我们对所任教的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总体状况良好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们能认识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各族人民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各民族间紧密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之中。

2.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1)获取途径单一。在问卷调查中,问:你平时从哪些途径获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多选题)?一半以上的同学仅选了课堂知识,而书籍和报刊、宣传活动等其他途径没有涉及。可见课堂学习在初中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有偏差。一是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但也有少数学生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二是认识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些学生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不能正确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扶政策。我们生活在中东部地区,学生年龄小,认知受限,加上这个阶段还没有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是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落实家国认同,注重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概念的教学把握

基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概念的宏观理解,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状况,精心设计课程,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通过情境化细节,丰富学生对内涵的理解

《民族大团结》这课内容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组成,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化细节、解读史料,使学生对概念、内涵有更清楚地认识。

首先进行学生活动,各组派代表展示所归纳的古代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和近代各民族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在此基础上,呈现情景材料。

材料一:我国和苏联的情况很不同。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團结和共同进步》(1957年)

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1984年)

通过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文和材料一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取长补短, 相互依存;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大散居、小聚居、交錯杂居的状况。这种复杂的民族分布情况,分别建立民族国家、实行联邦制是行不通的。学生在探究和分析材料中,进一步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的正确选择。

研读材料二、材料三,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明确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强调国家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细化规定,旨在保障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的实施。强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法律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更强调维护国家统一,通过材料解读加深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的理解。

2.适度拓展,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在“共同繁荣发展”这一目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西部大开发就是其中的一项。教材表述:“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此外, 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4]教材在正文和“知识拓展”对青藏铁路进行介绍,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部分学生错误地理解为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为西部发展作奉献,不能正确理解国家政策。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了解青藏铁路,同时向学生介绍西部大开发的另外两项重大工程: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视频:能量大挪移--西气东输(视频对西气东输进行了介绍,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西气东输能拉动西部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还能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新华网

材料二:据南方电网介绍,广东共接收西电1001.89亿千瓦时。西电送粤平均落地电价0.309元/千瓦时,到2003年底,西电至少使广东减少用电投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广东又为西南各省利用能源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市场,广东累计支付西电电费243.8亿元。

——百度百科

通过拓展,学生了解到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好,在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

3.结合时政热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本课最后设计一个环节,展现情景材料,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了本课内容有何感触?作为中学生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材料一:60年来,宁夏经济发展实现巨大跨越。1958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亿多元,去年超过3400亿元,年均增长9.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贺兰山下、黄河两岸,一派百业兴旺、万象更新的喜人景象。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9月)

材料二: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十九大报告

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感到骄傲,为国家的正确民族政策感到自豪。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应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

总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尝试从不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实现课程目标。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9页。

[3]孔亭:《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推进路径》,《中国民族报》2019年2月15日。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3页。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共同体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少数民族舞》等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
我们盼望已久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