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2019-10-21 07:37樊占东邢培振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樊占东 邢培振

摘  要:近几年,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各种新型智能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些已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投入使用。毋庸置疑,未来人类的很多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须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现状及现阶段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概况,最后探讨了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2-0184-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I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Various new intelligent products have sprung up like mushrooms after a spring rain. Some of them have been put into use in many fields,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many human tasks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uture. As the main base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keep abreast of the market development trend,adjust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s in time,so as to better train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enterprises and provid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AI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I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Finally,i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AI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professional settings;talent training

0  引  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写为AI)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被誉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1]。大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能以人类思维模式进行工作的智能机器。

2016年6月,美国陆军部公布了一份报告《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领先预测综合报告(2016年4月)》,该报告通过对近700项科技趋势的综合对比分析,最终明确了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其中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排在第一位。2019年1月,第52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在拉斯维加斯举行,CES主办方The 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s(CTAs)完成了一份全球消费科技市场2017~2022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将全面进入数据时代,重点关注的科技范畴集中在语音识别计算、机器人、5G、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未来将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2],并在2017年3月首次将“人工智能”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规划即将出台,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将进入顶层设计后的系统推进阶段[3]。

2016年3月,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棋手李世石,将人工智能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也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人类的很多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工智能自诞生至今,从未像现在这样,在数据、算法、互联网等技术的加持下,重塑我们的世界。相关报告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人才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到203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应届毕业生起薪基本都在12500元/月以上,毕业三年后的人工智能岗位技术人员,平均月薪在25000元以上[4]。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自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至今,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兴旺阶段,各阶段主要成果如下。

第一阶段(1956年~1966年):1956年“人工智能”一词首先在美国Dartmoth大学举办的“侃谈会”上被提出。同年,Newell和Simon等人在定理证明工作中首先取得突破;1960年,McCarthy建立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LISP[1]。这段时期AI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机器翻译、定理证明、博弈等。

第二阶段(70年中期~80年代末):1977年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会议上,Feigenbaum教授对专家系统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迈进了新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一些AI实用系统开始商业化并进入市场,其中以各种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等为典型代表。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研究迈入了新的阶段,由单个智能主体转向网络环境下多维协作的人工智能研究。尤其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各个领域都在基于各自行业特点研究人工智能,并开发出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产品。

人工智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生产出的很多产品已经投入商业应用,这些产品涉及金融、智造、教育、健康、零售、服务等领域。例如,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被应用于作业批改、在线答疑、“私人订制”个性化学习模式等。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助教代替人类助教与学生在线沟通,学生对此毫无察觉[5];在服务领域,扫地机器人、服务员机器人使人类的生活更简便;在金融领域,生物识别技术让刷脸支付成为现实;在零售领域,已有了无人超市等探索性应用;在医疗领域,利用AI和大数据的能力,可以让机器筛查和分析医学影像,辅助医生诊断等。

无论我国还是全球,人工智能近几年都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位列全球第二。据推算,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680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26.2%。自2015年开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年攀升,截至2017年已达到2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10亿元人民币,2015到2020年间复合增长率为44.5%[6]。

当前,我国还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期,基础研究、芯片、人才方面的多项关键指标与美国差距较大。据牛津大学2018年就中美两国对算法研究的人才与全球先进国家的对比显示,中国目前在算法研究方面的人才仅占全球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究的13.1%,而美国算法人才的占比为26.2%。从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院校的数量来看,中国仅有不到30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该数字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了挖掘人才,国内科技巨头企业也开始了人工智能人才布局,早在2014年,阿里就成立了AI研究机构iDST募集全球顶级科研人才,并于2017年宣布启动“NASA”计划,在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储备核心科技[7]。2017年,百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签署了“百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8月,百度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协议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2018年2月,重庆邮电大学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等等。这些事件表明:

(1)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

(2)部分企业和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人工智能研究;

(3)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已刻不容缓。

2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概况

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无论从薪资待遇,还是从人才缺口来看,这个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且集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普通本科院校不多,高职院校就更少了。然而人工智能产业不仅需要博士、硕士、本科层次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职业教育层次的中坚力量,如数据采集、打标注、运维等岗位。因此,职业教育开办人工智能專业需求旺盛,前途一片光明。

依据当前状况,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刻不容缓。为了追赶科技发展的脚步,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筹备适合本校特色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截至当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率先乘上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快车,成为领域的引领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部分高职院校有:

(1)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于2011年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电子学院,并与重庆罗博泰尔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

(2)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于2015年与科大讯飞共建科创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12月成立了麦酷博人工智能学院,进行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4)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与阿里集团合作开设了软件技术(阿里大数据、阿里云计算、阿里人工智能)等专业;

(5)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设的人工智能学院以“智能”与“信息”为特色,着力为“中国智造”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信息化服务人才;

(6)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项目”2017年10月初审成功入围贵州省质量提升工程;

(7)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4月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百度云智学院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人工智能职教创新联盟;

(8)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了机器人学院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并与科大讯飞、博大光通等企业展开合作;等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迫使高职教育不断调整学科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设立新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和撤销某些不合时宜的学科,倒逼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工智能+教育”理念的诞生更是加速优化学校教育学科设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因[8]。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需借助教育系统和企业培养两个体系。在教育体系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和研究方向、校企合作、推动跨学院、跨学科人工智能合作等都是可考虑的方式。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可通过政策、资金等措施支持企业人工智能人才计划项目等。

不久前,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和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会成立大会于2018年11月21在许昌举行。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百度云智学院、锐捷网络、科大讯飞等共同协办。联盟旨在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学术研究、交流考察、教育培训、技术转移等方面工作,推动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促进高校和人工智能行业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为我国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健康发展奉献力量。除此之外,还有高职院校“十三校一基地”联盟,它由广东13所民办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践基地组成,至今已举办七届会议,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职业教育。

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几点必要性,具体如下。

3.1  社会的生产方式走向人工智能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18年1月17日答记者问时多次提到了人工智能,并强调“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走向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把人类从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人工智能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未来社会必将是智能化社会。到那时,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能够操作和维护智能设备的专业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将为社会、企业培养大量人才,创造大量价值,这本身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

3.2  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短缺

相关报告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人才面临供给不足、高薪求“才”的窘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到203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还未做好专业设置的调整,人工智能就已经走了很远,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滞后于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已是刻不容缓,若不能及时调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将受到人才短缺的限制。

3.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制约

相比国内本科院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差、逻辑思维水平较低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服务业及低端制造业岗位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是从取代简单重复性劳动开始逐步向高端复杂岗位演变,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巨大冲击,因为很多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以机器人为例,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为62.3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1.7%,占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71%,其次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18.4亿美元和6.7亿美元,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结构如图1所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为27.2%[6]。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智能的机器人应用于生产生活,高职毕业生的工作将从低端劳动向操作、维修机器人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在现有计算机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相關课程,避免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局面发生。

3.4  响应政府相关政策的号召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点部署。学科建设方面,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到2020年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职业院校大数据、信息管理相关专业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培养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基地的融合,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并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9]。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快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4  结  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是当今时代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极好,国内人工智能的应用层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未来几年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增设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课程,并开展相应的专业建设工作,以适应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祝武.人工智能发展综述 [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7):8-10.

[2] 陶春.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 从“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看“互联网+”新地位 [J].中国教育网络,2016(4):15-16.

[3] 突破围墙,商汤潜行 [J].互联网经济,2018(5):96-99.

[4] 耿黎明,姜林燕.AI江湖,谁主沉浮——人工智能商业化热潮下的冷思考 [J].中国品牌,2017(11):42-47.

[5] 刘青.人工智能与教育四问 [OL]. http://www.edu.cn/xxh/xy/jyjs/201703/t20170329_1502413.shtml,2017-03-29.

[6] 德勤中国.中国人工智能白皮书 [OL]. http://www.199it. com/archives/796260.html,2018-11-16.

[7] 孙磊.人工智能人才全国缺口上百万 重庆如何破局? [OL]. http://cq.people.com.cn/n2/2018/1108/c365402-32257950.html,2018-11-08.

[8] 周文娟.“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向研究 [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62-7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 (教技〔2018〕3号) [Z]. http://www.ciotimes.com/policy/147688.html,2018-04-10.

作者简介:樊占东(1989-),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邢培振(1976-),男,汉族,河南濮阳人,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