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2018年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统计,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城”。苏州的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蕴含了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情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代表了人文气质的艺术性集萃。
关键词:园林建设;文化内涵;空间体验
园林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苏州的园林建设最成派系,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根据2018年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统计,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城”,蕴含了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情操。
苏州园林代表了人文气质的艺术性集萃。文章将以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作为研究基础,从园林在限定空间内建造的远高于实际物理空间的空间感受出发,结合现代化经济时代下大众的情感需求,阐述大众的情感需求体验,浅析园林中运用情感,最终营造一种特殊的空间体验。
一、苏州私家园林美学背景
苏州古代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往往是有文人或是画家进行设计,有匠人负责建造。这里的匠人不等同于当今我们所说的设计师,他更偏向于现在的施工者,是完全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房屋建造以及绿植播种从而把园林营建起来。也正是因为园林的设计者是诗人居多,他们借诗词、书画等抒发情意,这也让园林富含诗意,充分蕴含造园者的含蓄之美。
风景园林中表达含蓄的方式有很多,崇尚三维立体山水的园林设计中,格外的讲究含蓄表达。例如采用遮挡,阻隔的方式,在园景中很少能看到直接的表达,多半是半遮半掩地或是微露一角的进行象征表达。苏州园林中常见用遮掩的树木、廊庭、格栅灯作为遮蔽视线和空间情感化暗示,并结合园林含蓄表达中的“窥”从而来吊动人们的胃口,使之产生浮想联翩。这个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对不可预测的实物总是充满了期待,好奇心和窥视欲是人的本能,所以,在园林的空间中进行半露半藏的设计,并提供窥视的端口,虚实结合,充分调动人们的欲望,使得园林景观既有所保留同時也有所提示。
二、主观情感对空间体验的影响
人体接受外界信息除了基本的视觉、听觉、触觉外,心理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感觉、情感、视知觉等元素也是不可缺的的组成部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主要为外界信息的数量,以及信息的差异性的变化刺激人体感官,从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视觉接受并传达给大脑,因此在视觉上获得信息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的直观感受。
以苏州网师园为例,是典型的府宅园林。大门为成哥空间的起点,从大门到轿厅、万卷堂以等轴的方式展开,同时,在大门到撷秀楼之间设置景观院落,是游园者的思绪从外界的纷扰中拉至院内的宁静之中。园中的水景也是有门道的,流水潺潺声刺激着游园者的听觉,人在外听到来自隔壁的水声,遂对隔墙的景观产生好奇之心,行进至撷秀楼北侧小院,假山叠起,透过院墙上的窥洞可以见到完整水景,此刻在园中可见假山石景,墙外可见水景微露,两者相为呼应,妙不可言。在获得视觉观赏点的极佳位置后,人们会下意识的寻找另一个更好的景观,所以在留恋一段时间便会继续前行,行至小山丛桂轩,但因为一路上视线被阻挡,人们的兴致大减,当即将离开园区时,水景再次露出端详,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神秘感,直到出园,最终带着意犹未尽之情离开园区。整个游园过程,为了不让游览者感觉园林面积小,造园者对空间进行交替、借景、衬景等方式扩大观园感受,此外在园区内采用“绕”的方式,延长游园路径,同时对于主要景观进行欲扬先抑的表达手法,将佳景以间隔式的方式呈现,不断刺激视觉感官,以此来达到体验空间远大于实际物理空间的观园感受。
三、苏州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推演至现代建筑中,人们提取传统庭院中辗转含蓄的表达方式,加以现代化元素,增加空间层次感,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朦胧美,扩大空间视觉感受,营造出“三进深”的建筑风格。以前人们在室内设计时会设置屏风,现代家庭多会设置玄关,将房间分为隐私和非隐私空间。像是现代中式别墅小院,常将景观分为水院和陆院,为了避免在水院或陆院可以直接看到另一空间的全景,两个空间中间加入了透明客厅观景空间,当人们处在水院时,将其作为第一进院,透过客厅可以看见第三进院的陆院。两者互相融合但又相互独立分开。这也是“三进深”空间的特质。
现代建筑中“三进深”的每个空间都不是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空间,每个空间都可以有一个丰富的层次。他不是简单的平面空间分割,她是多个空间层次的融合。它的空间美感在于无法直接看到主要景观空间,而是在一个空间中透过另一个空间层次遮蔽主要空间,这在观景空间中丰富了空间层次,从而衬托出整个景观的空间美。
参考文献:
[1]佘依爽.虚假的本质:从苏州园林看中国传统园林的隐逸观与自然观 [J].城市环境设计,2015,(3):106-108.
[2]仰观.苏州古典园林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J].环境导报,2013,(2):32-33.
[3]洪丹琳,古典园林建筑构造与布局分析,现代园艺,2014(6):33-34.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朱启臻 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汪琦玲(1993.10—至今),女,汉族,籍贯:安徽合肥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方向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