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帅
摘要:欣赏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不只是用耳朵听,记得住曲谱这么简单,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要提前了解作者本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谱面记号等等。
关键词: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前奏曲
一、作曲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音乐能为教会服务,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中解放出来。他认为音乐并不总是赞美上帝,也会歌唱生命。他创新性的将复调音乐发展成为主调音乐,极大的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的原理。除了声乐作品,巴赫还为几乎所有现代西方音乐作品的样式奠定了基础。
他的作品主要是在教堂和宫廷中创作的:从1708年到1717年,巴赫在魏玛担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室内乐演奏家。在此期间,他对管风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学习研究了意大利的弦乐。从1717年到1723年,巴赫在科腾宫廷工作并创作了大量的器乐和室内乐作品,他新風格的形成就在这一时期。从1723年到1750年,巴赫在莱比锡的托马斯教堂工作,创作了世俗康塔塔、三部宗教清唱剧、弥撒曲、经文歌和受难曲等宗教歌曲。在巴赫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致力于创作《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这为音乐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巴赫无伴奏
1.介绍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约1720年于德国的克滕创作。巴赫在自己的手稿上将第一、三和五首称为奏鸣曲(Sonata),将第二、四和六首称为组曲(Partita)。前者更庄严、更深沉,由四个乐章组成,为“慢—快—慢一快”。后者与当时流行的组曲有密切相关,使用组曲的舞曲结构与乐章结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这六首按顺序分别为g小调、b小调、a小调、d小调、C大调、E大调,其中贯穿了巴赫的复调创作手法。主要以和弦演奏,使具有主调音乐特质的旋律性乐器小提琴演奏出多声部的复调音乐,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
复调音乐是指同等地位的多个声部同时对位进行,区别于旋律和伴奏的同时进行。巴赫复调音乐例如小提琴无伴奏中的三个赋格,或是十二平均律中的赋格。所谓赋格,可以讲是一种写法,它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创作形式,不是一种曲式,是固定的创作形式。
2.版本
目前国内使用的是德国瓦尔特达维松(人民音乐出版社)和2011年1月出版的波兰泰德乌什沃荣斯基(张世祥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的两个编订版,就笔者比较的两个版本而言,人音版比新出版的上音版要细致和全面,而且修改了原谱当中的一些笔误,但是上音版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保留了原谱的风貌,各有千秋。另还有一个加拉米安编订的上海文艺版(已绝版)。
巴赫原本的谱子并没有标注任何指法,所以从指法编订的角度来说:任何谱子都只是给出一些可能的指法建议,你可以使用,但也可以根据自己拉琴习惯来改变某些复杂和弦以及不顺手段落的指法,加拉米安对指法标注原则是“尽可能的简单化”。因为巴赫时代演奏技术并不像现代小提琴演奏那么多花哨的技术处理。就人音版的谱子而言,达维松编订的弓法指法,我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具有会很强的内在逻辑,包括不同把位之间的转换,换指和弦等等,所以是一个不错的版本。当然谱子不是万能的,你可以使用“净版”,编订出符合你自己演奏习惯的那一套指法。
三、E大调第三组曲 BWV 1006 前奏曲(Preludio)
巴赫的前奏曲,多放在他赋格、组曲、奏鸣曲、众赞歌等乐曲的前面,具有“引子”的意义。他的前奏曲又叫不太快的快板,要完整的演奏下来,需要音色干净,需要有表现力,等等。
此曲难度不算太大,但第三组曲的前奏曲要拉好却并不容易。由于比较出色的演出效果,时长也合适,经常作为返场曲目,也被很多作曲家演奏家改编为其他乐器的乐曲。这就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这个曲子的水平。建议去找一些吉他、钢琴等弹拨、键盘乐器演奏的第三组曲,会让你的和声概念清晰许多。除了音准节奏外,我个人认为,这个曲子的难点在于和声概念上和音质的清晰上,要把每个声部交待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慢练很重要,慢练配合节拍器,大量的慢练会有所帮助。笔者把前奏曲分为十一部分:
一:1-12;二:13-28;三:29-41;四:42-51;五:52-62;六:63-78;七:79-93;八:94-104;九:105-118;十:119-128;十一:129-138。
四、练习要点提示
第一小节,要演奏的干净利落,短促有力,用的弓段稍微长一点,在中弓演奏。
碰到类似第三小节这种起伏感强的小节,右手手腕要保持放松,用手腕带动弓子。(例:第五、九、十一小节等)
从第十七小节开始,演奏时以二弦 - 一弦 - 二弦 - 三弦的顺序换弓子。演奏三根弦交替的时候,刚开始会很别扭,需要练习者大量慢练。切记不能盲目的小臂下狠劲加速,应该用大臂带动弓子。
(例:同理,从六十七小节开始以三弦 – 二弦 – 三弦 – 四弦的顺序换弓子。)
第三十六小节,两个下行,在首音做一个小重音。试着在不稳定中寻找稳定。
第四十三小节,是分解和弦,重复音出现时注意保留指,注意保持音准的前后一致性。
第四十七小节,前后小节一致的时候,讲求音乐前后的强弱对比。
第七十九小节到八十一小节,八十三小节到八十五小节,八十六小节到八十九小节,九十小节到九十二小节,都有上行的感觉,强度要逐步变大,注意临时变音记号,保持音准。
从九十三小节开始一直到九十六小节,有下行的趋势,与之前渐强的力度形成强烈对比。
第一百一十九小节,具有抛物线的感觉,注意保留指。
最后,《前奏曲》中大多数由分散和弦与音阶的组成,练习巴赫前奏曲的同时配合上慢练以及音阶的基本功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巴赫音乐作品如繁星,我们还需努力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巴赫代表作品艺术评析》;
《浅析巴赫的音乐生涯》;
《浅谈巴赫音乐作品的创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