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荣 张君君 赵秀英 薛燕 卢青 白志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传入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我们很多大学生进入到了一个迷茫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国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国学,国学经典的载体就是国学教育。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学教育的价值,丰富国学的载体,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开辟更宽的领域。
关键词:国学教育 高校政治教育 融入
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需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它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是民族之魂。“国学经典”、“国学教育”等词再次掀起“国学热”。在传统文化中国学属于经典文化,把其中的成分与新时代相融入,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美好精神文化家园。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元素的必要性分析
1.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要
“精神危机”、“信仰危机”已经出现在新时代年轻人的身边。传统国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心灵上的问题,可以使我们新时代的人心灵丰富。[1]
纵观中国的历史,意识形态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其二,在近代,国内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主流意识的影响一直到五四运动,出现了“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相互碰撞,最终马列主义成为主流,成为众多仁人志士的信仰和追求,可以说为当时国家的独立,还有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其三,新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冲击之后,随之而来出现的时尚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挑战主流,导致国家、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使众多青年大学生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他们的人生似乎没有了意义和激情。[2]
2.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一致性
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有以“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核心价值观;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道德礼仪,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互融互通的。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国学经典元素的路径
在新时代国学经典元素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熏陶,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文素养,也可以对学生立身处世之本进行培养,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1.开设国学教育课堂和国学教育活动
我们要把国学思想传承下去,就必须利用这一传统阵地——课堂。我们把国学思想教育课程引入课堂,然后进行专门传承与传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插入传统文化历史与典故,也可以引经据典讲解具有启发性的名言警句。例如,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国史可以从屈原的爱国思想,到范仲淹的无私胸怀。文天祥的大无畏精神,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爱国的教育,做到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国学中所讲述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具备的个人素养。大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国学倡导以德修心,以德养性,以德树人。在新时代讲的是立德树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真善美的精华,倡导“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对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作用是非凡的。在课堂中,通过国学的传授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学认知,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有效排除情感迷茫,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除增加课堂教学外,学校还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利用课堂邀请对传统文化有见解有名的专家近距离的、生动地为学生进行演讲,或者解读经典著作,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国学思想;开展重要节日专题讲座,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名人故居、博物馆、爱国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以国学重要内涵为核心,对当前的一些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国学,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言传身教,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给学生起导向作用的根本还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要想把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承下去,其根本是离不开教师的。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到兄弟院校进行相关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努力去培养国学名师。教师必须进行自身的修炼,才能够在课堂外影響学生,影响他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新时代,让现代大学生心服口服。
3.建造国学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校园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说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校园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把国学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建立国学文化专题宣传栏,在教室的走廊两侧悬挂传统文化名言名句。新生入学的时候,用展板、横幅、广播等形式宣传、发扬传统文化,成为学生道德礼仪、做人行事、成长成才的正确教育引导。学校借助这种外界文化耳濡目染,使当代大学生修身养性,在国学经典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贾德辉,黄晓通,由琨.国学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契合点研究[J].亚太教育.2016(7):113--114.
[2]徐晓娟.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