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之祖中华商圣猗顿考

2019-10-21 18:28张晓剑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盐池晋商

张晓剑

摘要:裴骃《史记·货殖列传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关键词:晋商之祖;中华商圣

一、问师陶朱

“闻朱公富,往而问术。”这个朱公应该就是《过秦论》中“陶朱猗顿之富”的“陶朱”公,正是辅佐越王勾践雪亡国之耻足智多谋的大夫范蠡。

范蠡,字少伯,公元前536年生于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范蠡“富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能聚能散、富可敌国,”“弃之如粪土”。能聚,证明他有智慧、有谋略、善于经营,有致富的本领;能散,说明他品德高尚,大度,有善心。猗顿以范蠡为师,正是“慧眼识真佛”“名师出高徒”,也难怪会“赀拟王公,驰名天下”,齐名“陶朱猗顿之富”了!

二、富兴猗氏

猗氏县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路史》云:“夏有猗国。”《河图括地象》云:“猗姓之国,猗夏朋淫不义,少康灭之。今河东有猗氏城。”《蒲州府志》亦云:“猗氏县郇瑕氏之墟也,春秋令狐地。秦世以有古猗氏国,因称猗氏。”

猗氏国,是传说中夏朝时期一个以养犬为主的部落,也叫猗国、猗氏部落。夏朝只是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古猗国”也正是诸多邦国中的一个。其范围大概正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的临猗县一带。

猗氏故城正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铁匠营附近,又名猗顿城,是西汉时期遗址。2013年5月,猗氏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畜牧起家

猗顿既然是“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那么肯定没有多少资金作为致富的资本。所以陶朱公因材施教指导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所谓“五牸”泛指牛、马、猪、羊、驴等五种母畜。陶朱公是根据猗顿当时十分贫寒,没有资本,无法经营其他行业,便让他先畜养少数牛羊,逐渐繁衍壮大,日久遂可致富。这对于猗顿来说,确是一个切合实际的致富办法。

《左转》: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

郇瑕即现今临猗。两千多年前的临猗大地,土地湿润,草原广阔,水泽丰沛,北至峨嵋岭,南到中条山,西临黄河,南抱盐池,自东向西有涑水河流过,广茅无垠,正是发展畜牧养殖的理想之地。猗顿也就理所当然地在这里“蓄五牸”“兴三园”安居乐业了。

四、兴盐巨富

《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猗顿在大蓄牛羊致富之后,又开始了致力开发盐业的宏图巨业。

(一)河东盐池文明之源

古河东地区,曾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统领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域。传说,黄帝与南方九黎族首领蚩尤发生过战争,战场就在运城盐池附近,战争的起因正是为了争夺“盐”这一特殊的稀缺资源。黄帝和炎帝之间,也曾发生过3次战争,战争的原因也是为了争夺运城盐池的天然盐业资源。

黄帝之后的尧、舜、禹都在河东地区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河东盐池附近。

所以说,古中国之文明,在河东大地生发。古中国之文明,穿越历史长河,在华夏大地弘扬。河东盐池正是古中国文明之根、之源。

(二)猗顿正是兴盐商業的祖宗

在畜牧业和林果业两大产业的双轮驱动下,猗顿原始资本的“雪球”越滚越大,已经有能力从事前景更广阔、赚钱更快更多的新产业。猗顿遂将目光锁定在出门不远的中条山下那一望无边的盐池。他开始将雄厚资金投入到食盐生产上,不久,食盐业便成为他庞大产业链条中的支柱产业,也使猗顿从一介寒士、一介农牧人,一跃进入巨商富贾的行列,并且与陶朱公并驾齐驱,富可敌国,名垂青史。

按照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猗顿用盬盐起”,猗顿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盬盐致富的商业祖宗。

(三)以盐业致富,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要吃得起下盐池的苦

《水经注》说:“仲夏应候风而出,声隆隆然,俗称盐南风,盐花得此,一夕成盐。”这时正是盐池盐工最忙碌最辛苦的季节。下盐池卖苦力,五黄六月担盐,这可真不是一般的苦力活。要忍受“炎暑薰灼”“手足俱剥”“载饥载渴”“不日不月”种种磨难,这需要多顽强的意志力啊!只要能攒下钱作资本,他的承受力是惊人的。大凡立志要做成一件大事的人,都应该有这种承受力。

其次,要有组织捞盐民工的资本

捞盐,那可不是几人几十人可以干的事,没有成百上千,甚至如朱裳诗所说累万的人,是干不成干不好的。要管民工的衣食住行,还要为苦力民工发报酬,这可不是一般小资本能适应得了的。除此而外,为了能够多产盐,他还必须具备“未治盐,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的生产管理成本。猗顿已经从“畜五牸”“兴三园”中赚到了雄厚的资本。所以,他可以组织大量的穷苦民众投入捞盐行业,并“治水”保障盐业持续发展。当然他也从大兴盐业中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第三,要有运盐贩盐的运销能力

盐光捞出来是不能变成钱的,坐等外地人到本地购买交换,也是不行的。必须运出去贩卖,这就需要有运输和经销的手段。猗顿的五畜中本身就有大量的马和驴,都是驮盐运盐的好脚力。他还组织了一批专门从事盐业经销的人员,由他带领着到东西南北各地经销食盐,从而换回大量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及金银珠宝贵重物品。

猗顿的运盐车队通过 “盐坂道”、“盐车道”几条古道,正如柳宗元在《晋问》中说: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把潞盐源源不断地销往东西南北各地。

(四)猗顿兴盐富甲天下

猗顿靠着雄厚的资本进军食盐业。经过大投入、大运作,猗顿的食盐远近闻名,各地商人来此购盐贩盐,猗顿城一时人声鼎沸,形成“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贸交易中心。与此同时,猗顿也逐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盐商,为盐商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正如汉恒宽《盐铁论》的一段话:“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五、雄冠珠宝

(一)非陶猗不能市

《淮南子·汜论训》说:“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 这个“情”字还有一个义项:“情”,通“诚”,真诚,真实的意思。“唯猗顿不失其情”,一方面说明猗顿具有鉴别真假玉的真才实学,真实本领,“慧眼识珠”;另一方面,更说明只有猗顿才能做到真心诚意,不说假话,实实在在分辨出真假玉来。猗顿把从各地源源不断带回的珠宝,经过严格鉴定,分开种类,标明档次,划定价格,投入市场交易。有资本贩运珠宝,有眼力鉴定珠宝,猗顿的珠宝产业做得真是风生水起。

(二)“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太史公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其猗顿之谓乎”。这正说明了之所以“非陶猗不能市”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有陶朱猗顿才有交易购买“结绿、玄黎”之类价值连城珍贵珠宝美玉的先决条件!

首先,猗顿有雄厚的资本

猗顿不像范蠡那样,功成名就“称上将军”,可以有条件从吴王宫廷“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又可以在齐“居官则至卿相”“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具有“致富的原始资本”。但猗顿却能在“畜五牸”“兴三园”艰苦创业的基础上,又不失时机地大手笔经营兴盐产业,“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终于有了雄厚的资本,可以投入价格昂贵的珠玉宝贝生意。

其次,猗顿有充足的条件

猗顿靠着“三园”“五牸”“食盐”的规模产业,吸引着东西南北的客商,到“猗顿城”交易,更靠着“得天独厚”的食盐运输车队浩浩荡荡,翻山越岭,进城穿市。一方面用“民以食为天”的五味之头换回财物,也把各地珍藏的奇珍异宝带回猗顿城。随着“驰名天下”,五湖四海的达官贵人、公侯世家、富商巨贾等珠玉宝贝的持有者、欲持有者,也都会慕名赶来猗顿城,通过猗顿来达到奇珍异宝交易之目的。所以猗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奇珍异宝交易的权威人士而“非陶猗不能市”了。

六、晋商流风

(一)勤俭起家艰苦创业

猗顿通过大蓄牛羊致富之后,又致力于开发盐业的宏图伟业。都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一步一个脚印创业逐步发达的。

与猗顿相似的明清一代巨商大贾也都是白手起家,通过勤劳与节俭,靠着肩挑、手推、步行,四方贸易起家。他们无法忘记早期生活的困苦和创业的艰辛,所以大多能够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生意也就会由小到大,终至富甲一方。

(二)长于谋略有胆有识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无论是经营“三园”“五牸”,还是“盬盐起”,抑或到“相玉而借猗顿”“非陶猗不能市”,都证明猗顿长于谋略有膽有识,所以才能资拟王公,富甲一方,驰名天下。

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驰骋欧亚瞩目世界,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商震八万里,称雄五百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繁荣,在中华民族甚至世界经济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无不证明他们正是继承了猗顿的擅长经营有胆有识谋略超人的本领!

(三)能聚能散好行其德

司马迁在《史记》中又称赞猗顿 “其财能聚,又复能散”。猗顿正像他的老师范蠡一样“富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陶朱猗顿“能聚能散、富可敌国”“弃之如粪土”。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猗顿的慈善主要体现在“济民、开荒、疏河、挖井、急公”十个字上。猗顿的急公好义好行其德在民间流传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明清时期致富的山西商人,他们身上都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捐钱、运粮支持了清朝统一中国的事业,体现出他们经商不忘爱国的传统,他们修路、办学、济贫、赈灾,体现了他们关心民间疾苦,担当社会重担的责任心。在他们行商所到之处,都有他们扶贫济弱,乐善好施的感人故事流传。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一代代晋商个人乐善好施的美德,而且证明从猗顿以来“富而好行其德”晋商群体流风的绵延不绝,承前启后,发扬光大。

(四)诚实守信义利兼行

管仲《尸子·治天下篇》说:“智之道,莫如因贤。譬之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亦必不过矣。”这个“贤”字,道出了猗顿诚实守信经商的道义观。

受猗顿的影响,晋商的伦理道德观,正是以“崇尚商誉,恪守信用,诚信不欺,义利和衷爱国义行”等为核心内容。诚实守信,为商做人之本;义利并重,经商致富之道;刚柔并济,义利兼行;成为晋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成为晋商放之四海而皆准商业价值观!这些道德内容与商业价值观,成为晋商立业处世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不能不说正是晋商之祖猗顿的遗风。

猜你喜欢
盐池晋商
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盐业经济
新媒体晋商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讨
盐池采油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晋商的育人观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魂牵梦萦的盐池故土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调色盘
践行新理念 推动新跨越盐池县改革创新发展走向新纪元
黄河三角洲滨海废弃盐池综合降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