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折纸艺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运用

2019-10-21 17:45薛果蒋一丹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性互动性创新性

薛果 蒋一丹

摘  要:本文研究立体折纸艺术文化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和具体表现形式,将市面上所存在的立体折纸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同时结合博物馆文物进行相关实物制作。表现出折纸艺术形成的文创产品多样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与创新应用。

关键词:折纸艺术;博物馆;互动性;应用性;创新性

引言

博物馆作为全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而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承载着博物馆的内涵。现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已成为新时期文化创意产品范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鉴于现有博物馆的创意产品的市场痛点,需要解决并且完善。将立体折纸艺术与博物馆文创相结合起来,将博物馆文创形成不同以往的新型文创产品,并且具备创新性、互动性、互联网性,完成现有博物馆创意产品种类的转变。

第1章博物馆文创产品概述

1.1博物馆文创产品简介

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它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意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对于原生艺术品的解读和重构,通过设计者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将原生艺术品的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创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内的艺术衍生文化创意产品,是通过挖掘藏品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把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当代工艺品和日常消费品中,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与时尚元素完美结合。

1.2博物馆文创产品经典案例简析

(1)故宫淘宝是广为人知文创产品类的典范和佼佼者,其文创产品种类非常的多,从文具用品到生活用品再到睡衣化妆品等,都有许多人愿意为其买单,并且有许多忠实粉丝。

(2)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唯一的缺点是价格不太亲民,对于购买者的定位和经济水平都是偏高的。

(3)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大多都是小物件类,品种多样,设计感强。

第2章博物馆现有文创的市场痛点

经过市场调研和实物研究,总结了市面上博物馆现有文创产品痛点如下:

1.现有产品种类、风格单一,无亮点或无新意,无法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2.整体设计缺乏互动性。产品与使用者均为个体,无法做到互动或统一。

3.缺乏设计感与应用性,部分产品非博物馆原创,或与博藏文物文化没有太大关联。

4.成本过高:现有文创产品制作材料多为:金属、木头、陶瓷、布艺、画作等造价成本较高的原料制作,导致产品售卖价格随之而升,形成了现有文创“又贵又闲”的局面。

5.博物馆文创产品缺乏和互联网的融合。、

研究并开发出适用于任何博物馆的,且能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产品,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城市艺术沉淀的精华所在,完成艺术与文化与生活的融合,方能解决现有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市场痛点。

第3章立体折纸艺术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交融

3.1立体折纸艺术的起源

折纸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立体的折纸艺术继承了传统折纸方法的精髓,又吸收了立体堆叠的其优点。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现有市面上的立体折纸多采用切割、粘贴、堆叠等手法来实现折纸的立体化,与传统折纸的区别显而易见。立体折纸更具有神态化,以及更客观具体的呈现出作品的全貌,与传统折纸是二维与三维的跨度和突破。

3.2立体折纸艺术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交融。

将博物馆文创产品与折纸艺术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一次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也是两种不同模式的交融。立体折纸对于折纸艺术而言,本来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博物馆文创浓缩和代表了博物馆文物的相关文化内涵,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在两个不同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两个元素,在文化潮流的碰撞中,一定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

第3章立体折纸艺术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以《手绘式DIY立体明信片——武汉博物馆篇》为例,讲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立体折纸产生的奇妙火花。

此作品是采用武汉博物馆相关馆藏文物作为原型,利用相关绘图软件进行图片绘画处理,融入相关纹样,对文物和纹样进行了风格的细化和统一,再结合了打孔技术,把明信片变成可以站立起来的艺术品。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DIY填色,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专属明信片。

对于武汉博物馆馆藏物件的傳统文化,也是做到了细节方面的处理,每张明信片的下发基座位置都附有相关馆藏物件的具体名字介绍、年代介绍、以及相关馆藏工艺色彩介绍,能够让使用者更加贴近并且了解博物馆相关馆藏物件。

为了解决传统博物馆文创产品与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合较少的痛点,还将此套明信片结合了互联网H5技术,通过扫描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够获取相关物件信息和填色参考,给使用者以便捷化和生活化的使用感受。

参考文献

[1]  钱竹编《设计的精神》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北京 2008.1

[2]  齐凤阁罗必武《个性图式的背后》岭南美术出版社广州 2007.3

[3]  吕品田著《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北美术出版社长沙 2007.5

猜你喜欢
应用性互动性创新性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物”化的空间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