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
摘 要:随着时代变迁,市场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想要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企业就必须提升自身整体的综合竞争力。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提升和转变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内部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中面临多方面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努力获取收益的同时,也要防范自身的经营风险,而内部审计工作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审计工作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工作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与审查。通过对财务工作进行检查,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相互交流也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检查和整改过程中,提高了财务工作的质量,降低了财务风险,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内部审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行业为规范社会经济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而内部审计部门适时地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能够保证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三)内部审计工作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企业开展审计检查,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识别组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秩序,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四)內部审计工作兼具监督和服务双重职能
随着企业对内部审计职能需求的转变,内部审计工作不再以审核监督为核心,而是逐步转变为为企业提供评价咨询服务;内部审计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对财务工作的查错防弊,而是扩展到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经营项目的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对企业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审计等,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为项目投资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二、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障
企业在进行组织架构设计时未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如果其未与财务部门分离并受财务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职能与纪检监察职能或法律职能整合在一起等,可能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导致审计质量无法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是实施监督的部门,如果不直接受董事会领导,会降低权威性,难以发挥职能职责,导致重大审计问题很可能被掩盖。
(二)内部审计范围窄,审计内容单一,导致审计结果难以直接为决策服务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为财务审计、经责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工作,审计目的主要是围绕经营合规性查错防弊。而现代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与企业的战略方针、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一致,审计目的为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和提升企业的价值,所以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更广泛、审计内容更全面。
(三)内部审计人员不足或缺少复合型人才
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人员编制与企业体量不相符,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要求较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审计、财务知识,还需要熟悉经济、法律、工程管理、金融以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人员不足以及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内部审计结果应用不足,审计效果不佳
要提升审计的成效,就要合理运用审计成果,通过审计整改来提升管理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结果往往得不到有效运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对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未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提出的审计建议无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改;二是多个监督部门对同一问题提出的建议不一致,也导致问题无法整改;三是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足、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都不重视,审计整改难以落到实处。
(五)信息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现代化内部审计的需求
当前,现代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越来越高,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开始利用审计软件开展工作,但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内部审计系统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被纳入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中,建设重点缺乏全局观,导致企业业务数据不能完全运用到内部审计系统中;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内部审计系统建设过程中无法提出准确的需求,导致系统的实用程度较低;三是内部审计人员缺少信息化审计的专业技能,难以熟练运用审计软件中的各功能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没有提高工作效率,还导致了资源浪费。
三、内部审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设计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内部审计机构应设置在组织内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级,应独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独立于被审计单位,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使内部审计行为不受限制、审计建议得到采纳。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有规可依。
(二)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增值性
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职能应进行提升转变。内部审计工作应调整思路、拓宽视野,不再仅仅把查错防弊、合规经营作为审计重点,而应将审计工作与增加企业价值相联系,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基础上,提供决策服务,通过审计检查来分析企业治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决策质量。
(三)做好内部审计“营销”
内部审计工作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但并不是与外界隔绝。企业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恰当的宣传,使内部各层级及全体人员能够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消除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误解。通过有效的沟通,传达审计理念,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建立高素质的审计团队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一方面,企业应合理配置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避免内部审计部门因人员缺乏而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提升转换,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团队,团队成员不再局限于审计、财务方面的人才,而应拓展到法律、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侧重于选拔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此外,还要注重后续的培训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飞跃式的变化。例如,企业大多数信息都转化为了电子信息;企业的系统从原来基本的财务管理系统、进销存系统发展到现在的采购信息化系统、客户信息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等。大数据时代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数据信息,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开启了更多途径。但面对庞大的数据,内部审计也需搭建配合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否则难以在纷杂的信息中寻找到有用的数据。此外,应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中,这样有利于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互相衔接,方便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对比分析。
四、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要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部署情况,明确审计重点,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查找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管控问题,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不断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提高经营质量,从而保证企业在变化的市场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參考文献
[1]张晓天.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浅析[J].商业经济,2019(11):146-147.
[2]刘元璐.探讨内部审计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措施[J].财会学习,2019(21):167+169.
[3]牛璐璐.内部审计如何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J].智库时代,2019(27):51+59.
[4]孙亮.内部审计如何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18(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