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
摘 要:中国的传统教育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缺少让学生的思辨,因此大多数学生学习后,只会考试,缺少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习与修”、哲学智慧等思想,恰恰是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门学科。在当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能学以致用,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现代的教育中不能将中国哲学的思维丢掉。
关键词:中国哲学;新时代;教育精神
中国悠久的五千年文明,汇集了大量优秀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这是我们后代的文化宝藏。《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一段表述,他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古代贤哲给人类留下的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哲学的思想与我们新时代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我们的教育也正需要这样的思想去引领。
一、新时代的教育精神离不开“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体,儒道释并存的思想格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包含人应该遵循天道的法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易经》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的就是人向天、向地学习的意思。可见在立人立德方面中国哲学很早就体现出来了。《中庸》中有这样的表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人合一”是教育人们开启“人心”要用温和、善良的心对待世界万物,重视人性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更多的关注人文情怀的培养。这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人格的养成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帮助人们寻找失落的人性。从中可见,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传统,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今天,在教育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新时代我们需要让哲学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回归哲学的初心使命。在学生的教育中要重视和谐相处、重视仁爱的情感,使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领略生命存在的意义,不盲目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教育人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对自然界真心接纳。
二、新时代的教育需要“习与修”
天性与修习,是中国哲学里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古人关于如何成人的探究。“性相近,习相远。”就是阐释人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来改变自己,实际上恰恰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教无类”在新时代同样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新时代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善于向身边人学习,要善于反思、反省,进而提高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指出:“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主流价值的塑造者、社会潮流的引领者,在他们身上积聚了各种思想的正能量。我们向这些人学习,正是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习与修”,通过学习,修正自己,争做时代合格的人才。
三、新时代的教育不可缺少中国哲学的智慧
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视智慧,甚至胜于对知识的探究。也正是因为对智慧的追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维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首先有很强的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如,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同于其他表音体系的文字,它注重文字的构架,字体偏旁部首的结构,笔顺的顺序,形音义的结合等等。汉字当中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体现出中国人造字之初的思维方式。这些对中国儿童的结构思维方式都是很好的锻炼,孩子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是对结构的掌握。还有在传统中国哲学中含有时势运转的思维方式。比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等,说明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变化的,作為行动者必须要细致的观察,及时把握事物发展的动向,适时地调整,用自己的智慧使其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这种智慧哲学思维恰恰是我们人生当中十分需要的思维。它可以教会人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成功不骄傲,客观的理解分析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中十分必要的。在我们的学习中,中国哲学几乎存在于我们人生的各个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教育是每个时代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中国哲学的思想与智慧,在新时代的教育当中更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的传统教育通常是灌输式的,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导致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少,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很早就提出了哲学思维在人的学习中的重要性。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思维、思考。
新时代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培养思辨能力,关注学生思想的成长。知识不等于能力,博学不等于智慧。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对所学知识真正能学懂、弄通、做实,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思维能力。古人所说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也就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以明辨是非;“笃行之”,也就是要能改变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引导人独立思考、帮助人实现行为改变”,就是在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所在。中国哲学是我们当今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将这门学科的知识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国哲学的困惑和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
[4]叶澜.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J].教育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