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璐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需要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互联网冲击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能给新时代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困境;策略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地位
学生管理则是对除教学以外的日常性事务工作进行管理,可细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与服务、党建工作、就业指导、教育精准扶贫等工作内容。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以班主任或辅导员为主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强化理念灌输、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人文素质培养,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从以上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内容可以看出,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整个高校的正常高效运转,离不开教学科研人员教学生以知识,同时也需要非教学人员对高校后勤、党建、招生、就业、心理、贫困资助等各项非教学事务进行有序的管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将来,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不可缺的。因此,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十分有必要分析当前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探索破解困难的各类方法,以达到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这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以培养出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点困境:
1.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引起的工作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早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高校招生人数激增,在校大学生数量成倍增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国民的素质整体提升,无疑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生源质量的整体下降,且当今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这一代大学生集物质丰富、社会家庭宠爱于一身,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人际交往过程缺乏耐心和包容心等缺点,服从意识较弱,容易对学校的管理产出抵触情绪,从而做出一些抵触行为,导致一些校园暴力、心理或精神方面问题频发,这给学生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2.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导致的工作困境
自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至今,高校学生住宿、出行、餐饮等其他在校生活方式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有的学校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价格的宿舍类型入住,就会出现不同专业、不同院系混住的情况,这深刻影响着传统的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工作实操难度和工作量陡增。有的学校教学与住宿不在一个地区,学习和生活分隔开来,学生经常在校园和城市之间穿梭,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不便。诸如此类由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起的工作难题,如果引导不当,管理松懈,极易造成约束过少,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慵懒散漫的状态。
3.互联网时代冲击下造成的工作困境
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了发挥自我才能的广阔舞台,在影响教学教育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意识形态的传播。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掌握话语权。现今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6-23岁之间,正处于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不良意识形态,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教育效果,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策略
1.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
学生工作应秉承并不断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即开展一切工作均以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作为根本。在学生管理和活动组织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尽可能全面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互联网不良思潮的错误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通过各类校园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和水平,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在学生成长引领方面,学生工作从业人员应增强与学生沟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既做学生成长之路的导师,又争当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及时关注到每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异常心理动态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或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比如在与贫困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关注他们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2.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
学生管理工作虽然繁杂,耗费大量精力,却也不是没有章法可循。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求学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它独有的特点,那么学生管理工作就不能从入学到毕业都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管理,而是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方能事半功倍。首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如大一新生刚入学,有些学生还未成年,侧重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避免学生从高中阶段直接过渡到大学后的彻底反弹,出现迟到、早退或者旷课乃至于挂科、迷恋网络、厌学等一些极端的不良习惯;大二、大三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校园生活,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已成年,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可通过班委、学生会等,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等能力;大四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等压力,大部分学生即将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转变,这个时期要注重对进行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引导,多开展就业、考研、出国深造等政策精神的宣贯,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困惑,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转变或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 俞贺.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及价值探析[J].知识文库.2019(14)
[2] 梅元媛.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3(02)
[3] 刘嵩.新媒体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工作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22)
[4] 赵秋爽.试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创新[J].现代信息科技.2017(04)
[5] 刘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