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讲话精神铺就新时代甘肃锦绣丝路

2019-10-21 14:29苗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文化自信

苗婕

摘  要:笔者着眼于甘肃发展面临的机遇,从深化脱贫攻坚,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讲话精神,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甘肃富民兴陇新局面,铺就新时代锦绣丝路。

关键词:脱贫攻坚;西部安全生态屏障;文化自信;锦绣丝路

今天的甘肃,搭乘着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承载着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生态文明、弘扬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铺就新时代锦绣丝路?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先后来到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一、深化脱贫攻坚,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对甘肃的扶贫工作非常关注,对这里脱贫任务的完成很关切。”带着这样的关切,甘肃之行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张掖市山丹县和武威市古浪县,进学校、访农户、问民生。在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就是要检视我们党到底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党。要始终牢记,我们的航船行驶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永远不要失去民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只有一年多时间,我省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落实精准要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攻克深度贫困难题,为铺就新时代甘肃锦绣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摆在甘肃面前的两大底线任务,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仔细端详甘肃省地图,由衷赞叹陇原大地“地域辽阔,山川秀美,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如何保护好甘肃这方水土,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书记甘肃之行不避路远、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越山丘、进草原、穿沙地,看山、看林、看水为我们指明方向。

看山,他亲自“出题”亲自“验收”。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对此,总书记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整改。两年过去了,总书记亲自来“验收”。得知中央提出的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书记给予肯定:“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見成效。甘肃生态保护工作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希望继续向前推进。”看林,他赞誉愚公激励楷模。总书记赞誉道,“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看水,他心系长江不忘黄河。总书记在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了解当地开展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强调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由祁连山、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所构成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命共同体,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期间,穿越千里河西走廊,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感受中华文明包容开放之辉煌;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强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亲赴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要求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也是一块红色热土,丰厚的文物遗存展现了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见证了中外文化延续千年的互鉴交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红色篇章,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新时代,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省份和战略通道,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坚定文化自信,释放文化为其他产业的赋能作用,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联动创新,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联袂出行,和文化产业“走出去”“引进来”交叉发展战略,形成互动共振效应,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渠道、提升交流层次,建立广泛的丝路人文对话、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机制,实现建设文化产业强省目标,为传承中华文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铺就新时代甘肃锦绣丝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总书记指出甘肃要运用红色资源,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让我们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无论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他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办事。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一路走来,不封路、不扰民。网络上几乎所有照片,总书记都在微笑着……

在建党近百年的历史时刻,人们都在追问: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以行动告诫全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无论走多远,中国共产党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为民爱民的本色永远不能褪色。

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我们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上下功夫,在解决人民群众难题上下功夫,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甘肃富民兴陇新局面,铺就新时代锦绣丝路。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文化自信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