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的现状分析

2019-10-21 14:43卢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高中

卢薇

一. 领导力的界定

摘  要:高中领导力课程的概念与学界对领导力的界定直接相关。领导力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虽然西方学者已经清晰地给出了领导力的来源,类型,作用方式,但关于领导力的概念仍无统一定论。美国情境领导学创始人Hersey以及《领导力》一书的作者库泽斯Kouzes和波斯纳(Pouzner)都一致认为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美国具有法律效力的“马特兰定义”更是把领导力列为天赋教育六项必须培养的潜能中的第四项。综合来看,学生领导力发展关乎个体自身发展与完善。一般意义上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都可以囊括在领导力中。

关键词:高中;领导力课程;现状分析

二. 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的现状

1.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首先,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于中学阶段。在领导力培养方面,高中中学学习阶段至关重要,因为领导力最本质,最基础的要素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高中阶段正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不少世界著名中学对学生领导力培养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美国威斯敏斯特学校建于1888年,是美国著名的私立高中,其办学宗旨是“为世界各地培养领导人”。学校努力营造关心他人,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成就学生学业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性,人格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创办之初就定位为培养社会领袖人才,并在发展过程中明确了如下的办学追求:“通过在服务中领导或在领导中服务,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导者、思想者和先锋者。”李光耀、吴作栋总理均毕业于该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女子中学致力于培养女性领导力,学校校徽上就有“领导和成就(Lead & Achieve)”的标识,我国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的宗旨是“培育学生成为未来的领导人才”,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如下品质:“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公而忘私的服务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终身学习的愿望,全球的视野和艺术的性情等。”

其次,领导力培养即素质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早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与要求,这也是中学生厂长的特点与实际需求。所以领导力不限于精英或领袖独有的能力,领导力应该是所有中学生的基本素养,特别是示范学校学生培养的一个基本目标。学校要不断提升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具备自我领导,自我提升的能力。我们正在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同样我们也要从人口大国走向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强国有很多指标体系,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国民的领导力,这不是指国家领导人,而是指整个国民领导力。

2. 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的问题

尽管越来越多的高中意识到在高中阶段开展对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目前仍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国外对中学生领导力的重要性、构成要素、培养途径、培养方法以及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我国学者关于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已有的经验上,以我国高中生作为对象的领导力课程研究与实践相对薄弱。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的以及对领导力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国内已有不少中学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比如上海七宝中学的领导力开发课程,通过课程项目(“改进公共政策”、“组织社区和校园服务活动”、“组织国际性纪念日活动”、“策划社会组织创建方案”)的学习,在学生领导力的提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国内许多影响力较大的培训机构也开始注重领导力开发课程的设置,如北京凯文同方咨詢有限公司的领越领导力公开课,贝尔宾learnMart领导力提升培训等。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国内绝大多数领导力开发项目采用的是精英教育模式,开发对象仅限于少数人,缺少适合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培养模式;领导力开发模式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任何人都是潜在的领导者”之原则。所以笔者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高中领导力课程开阵的实施建议。

三. 高中领导力课程开展的实施建议

1. 提高学校对领导力课程开发的重视

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首先要营造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将高中领导力发展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化学生的领导力意识,让学生能够发展自身潜力,并意识到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投入领导力课程的学习中。

2. 建立完善的高中领导力课程体系

完善的高中领导力课程体系应包括学术性课程,也包括活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学术性课程重在界定领导及领导力的概念,讲解领导力的各种类型,阐明领导者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领导所需的价值观。活动性课程是指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种与领导力开发相关的课程项目,如校园探索和演讲比赛等等,实践性课程的目的是在大型社会实践项目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担当领导角色,深刻体验领导活动,并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领导力,磨炼自己的性格和意志,锻炼综合能力。

3. 建立社区社会实践基地

高中生学习领导力课程的目的是让其发展自身潜力,意识到领导力对自己,对他人,对学校,对社区,对城市,乃至对国家的重要性,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与社区组织合作,让学生能自主研究参与一下面向社区,社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美)库泽斯和波斯纳 青少年领导力:卓越领导五种习惯行为[M]. 徐中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张晓敏.美国 4H 组织对青少年领导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高中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