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智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于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2组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2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不仅降低了血压,还改善了肾功能。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缬沙坦;氢氯噻嗪
肾性高血压是因为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及肾动脉病变而引起的血压水平增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及间质组织增生,肾细小动脉产生狭窄和(或)肾动脉壁形成动脉瘤等引起的肾脏血液灌流不足,在造成肾损害同时引起血压增高;高血压同时引起血管壁的破坏,加重肾脏负担[1]。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至少有50%的患者会发生肾性高血压[2]。高血压不仅加重了肾脏损害,还提高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形成极大威胁。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特异性的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收缩产生降血压作用;氢氯噻嗪是利尿剂,通过减少体内水钠潴留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本文中,我院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
观察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32~76(61.27±11.28)岁;病程1~8(4.28±2.72)年。对照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1~78(63.57±10.58)岁;病程0.5~7(5.29±2.37)年。
入选标准:(1)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者;(2)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3)肾小球滤过率在30ml/(min·1.73m2);(4)入组前半个月未服用其降血压药物;(5)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对实验所用药物过敏者;(2)联合严重心肺、肝等器官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者;(3)精神异常等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者;(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片(广东三才石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235)25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21)80mg/次口服,1次/d。2组患者服药时间均为28d。
1.3 观察指标
以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评比项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达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发生死亡最大的原因是肾脏损害合并高血压,在治疗慢性肾病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是必要的治疗措施[3]。
缬沙坦口服易吸收,2h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稳态分布容积广,血浆清除率较高,在机体内不产生蓄积作用;同时特异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受体,但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等不产生作用,所以在降低血压时不会出现刺激性干咳等不良反应[4]。氢氯噻嗪属于中效能利尿剂,作用于远端小管及近端小管对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还对胃肠道排泄Na+的作用增强,使机体水钠减少,达到温和的降血压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会产生电解质紊乱,小剂量则无影响。
本文中,通过给予单用氢氯噻嗪及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两种不同的方案来检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可看出观察组的结果更优异。
综上,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还改善了肾脏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肾性高血壓管理指南2016(简版)[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0):1547-1555.
[2]陈橙,孙长贵.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5):504-507.
[3]蔡广研,陈香美.进一步加强肾性高血压管理改善疾病预后[J].中华医学志,2017,97(20):1521-1522.
[4]栾森,邓尧.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33):4648-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