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朋香
摘 要:方言是民歌的基石,民歌是方言的升华。两者源远流长同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本文首先从方言和民歌的产生与特点为主体,并结合具体的民歌逐段分析,从具体民间歌曲入手,深入分析歌曲中的陕北方言的具体应用,从语言、语汇和语法、词法等不同方面对其在民歌中的具体体现进行归纳,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方言;民歌;陕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人说一方语言,唱一方民歌,方言是有独特的地域性发音方式和词汇词法搭配的语言,是民歌的基础,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方言是民歌演唱中的应用对民歌的流传十分重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按照方言类型可分为七大方言片区,而各片区又拥有各自的方言特点,当我们演绎一首民歌时,要深刻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的,才能精彩的原汁原味的对民歌的演唱进行呈现。其中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通过方言演唱。本文通过分析陕北民歌及方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了解其共同的文化背景,研究陕北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其目的不仅在于演唱好陕北民歌作品,更在于该地区音乐文化传承和弘扬。
一、陕北方言语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
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的灵魂,陕北方言的语音是指方言其语音的声调与音韵,受地区的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陕北方言吸收不同地域人民语言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独特、鲜明的方言体系。在其方言的基础上当地人民创造了赋予特色、流传至今的民歌,备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统治者为了了解民情就有派乐官去各地收集民歌的先例,民歌中包含着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若将方言普通化,其鲜明的特色将被抹杀,其只能称为歌曲,而不能被称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普通化的语言不但会使民歌演唱索然无味,更会使其破坏民歌的香茗的民族特色。
在其方言的基础上当地人民创作了赋予特色、流传至今的民歌,受各民族人民喜爱。陕北民歌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其语言的音调与民歌的旋律走向有很大关系。例如,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中的一句歌词“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水地里穿红鞋”。其中“鞋”(xie)在陕北方言中读“hai”。《三十里铺》“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畔上灰圪塌塌”中的“下”(xia)应唱成“ha”。歌唱家在演绎民歌的时候,其民歌歌词的读音都是依据方言中的读音而来。
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中“亲”(qin)在陕北民歌中的读音“qing”。“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中“席”(xi)在陕北方言中读作“xing”。陕北方言的特点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是劳动人民的生活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陕北方言依据自身的独特魅力使陕北民歌从歌词的韵脚、音节的调节等都融入在民歌之中,赋予民歌经久不衰的活力。
二、语汇的运用
语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内容,是词的总汇,又称词汇。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词系统,方言也不例外。一般来看,同义词汇的转换不会更改句子的意思,不同的是在民歌中,词汇与民歌歌词的意思有着密切联系。演唱民歌时倘若不注意方言中富有特殊意义的词汇,随意的用普通话替代,不仅是民歌失去本来面目,也会使民歌丧失其鲜明的风格。
在方言的语言词汇中,陕北方言有许多富有地域色彩的口语,例如“不要害急”、和“白面”、“不得见面”、“闪在大路口”这些口语化的语汇都在民歌《三十里铺》,可以看出陕北民歌中口语对其的重要影响。比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歌词“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腿腿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蛋”中的“圪蛋”等语汇都能有效地对民歌中的音节和音韵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在陕北方言的语汇中非常善用叠词,这在陕北民歌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在《蓝花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苦蔓蔓连着苦根根》、《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等,以及在歌词中体现的,如《三十里铺》的“灰塌塌”、“坡坡里下”“三哥哥走了回来哩”的重叠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三、语法、词法的运用
语法是构成句子的材料、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同样的材料如果句子的结构发生变化,语句表达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导致意义发生改变。这种意义的变化与材料本身的词意无关,而使由句子的重音与强音的放置位置有关。例如,“你去哪?”不同的重音位置,会导致句子的意思发生变化。不同地域的语言又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的语言渗入在民歌之中,对于民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当地人们情感的表达有重要意义。陕北民歌使听者在听到歌词时能快速的定位到陕北民歌,最终的是其方言的影响。
在陕北民歌中演唱者最为常见的当属叠词的运用,叠词的运用不仅是陕北民歌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是陕北民歌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清晰。陕北方言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都已称为叠词运用在民歌当中。例如,由彭丽媛演唱的《兰花花》中“青线线”、“蓝线线”、“蓝花花”,大量叠词的使用显得格外的亲切,也从侧面放映出,陕北人民的生活寓于在民歌之中,叠词的使用比单音节词的表现力更丰富。
四、结语
中国地域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就如同方言一样,不同的地域形成自己独特的方言。方言对民歌创作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民歌依据方言而产生,方言是民歌的载体,民歌在方言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不断地吸取养分。方言对民歌创作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民歌依据方言而产生,方言是民歌的载体,民歌在方言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不断地吸取养分。民歌吸收方言的独特的魅力,不斷充实自己。本文对陕北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汇三个大的方面对方言与民歌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陕北民歌就是陕北百姓生活与情感表达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婷.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与意义[D].陕西:西安音乐学院,2010.
[2] 马丹.浅谈民歌演唱中的方言的特征[J].北方音乐,2014,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