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而言,后勤管理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后期管理特性与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体系,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就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进对策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后勤管理
1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特点分析
1.1保障性
传统的观念中,后勤工作可有可无,繁杂琐碎的工作并未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质上,日常企业产生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最后都是有后勤管理保障不到位造成的,此时方会凸显运行保障的重要性。只有在日常生产中重视后勤管理,强化生产、员工保障,才可实现电力事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1.2服务性
服务性是后勤管理在企业中基本的属性,亦是后勤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为企业、员工提高良好的后勤保障,消除后顾之忧,才可不断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具体来说,后勤管理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建设、维护,只有为建设、维护提供必要而充足的物质保障,这些活动才可顺利进行;其次,服务于电力企业的生产,保证其高效性、稳定性;最后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广大职工,通过后勤体系的不断建设,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奉献添砖加瓦。
1.3多样性
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中,会涉及专业上的技术,财务上的资金、管理过程中人员、企业与外部沟通协调等诸多问题。只有在后勤管理过程中,统筹协调,全盘规划,认真考虑,切实执行,才能够保证生产有序,员工稳定向上,实现电力企业不断发展。
2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体系分析
2.1信息化体系
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系统中,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关键,其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业务,应用范围与电力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统一规划推广的信息产品建设的重复性得以避免,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充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并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使信息冗余情况得以避免,为数据源的唯一性、准确性、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流程化体系
現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散型管理方式。在电力企业内部部门中,后勤部门不仅要服务于电力企业,其与业主的联系也十分密切。通常情况下,后勤管理工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管理能力分散的问题,对于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指挥的实现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往往出现了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又时常发生,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3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问题分析
3.1创新意识匮乏
创新、改革是现阶段电力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者创新意识不强,改革力度不够,一味推崇传统管理模式,致使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人员积极性不够,后勤保障不到位。
3.2监督机制缺乏
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电力企业建设、生产、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更涉及企业中的物料、设备、人员等诸多方面,故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进行疏导管理。然而,部分电力企业,监督机制匮乏,整个后勤管理均处于松散无序状态。
3.3服务意识不强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向服务性企业转型,然而传统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市场化服务意识,不能把电力客户置于第一位。
3.4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当前社会信息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电力企业在科技化的浪潮中存在固步自封,并未建立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导致后勤管理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建设双一流电力企业这一要求。
4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进对策分析
4.1高度重视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任何企业的后勤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特别是对于电力企业,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后勤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行质量。因此,必须在管理中高度重视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就后勤保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予以明确。后勤保障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得到提升,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的质量,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投入饱满的热情。
4.2不断规范管理
电力企业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之上,任何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基于规范化才能够得以实现,可见后勤管理的规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4.3加强电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
作为开展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主体,电力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整个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如此才能够促使管理体制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企业在工作中应对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大部分管理人员属于一线人员调度,工作中对后勤管理需求不适应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措施,提高培训质量,促使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并对各项管理与业务熟练掌握,最终提高管理效率。
5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保障体系亦需不断完善。为更好地保障电力企业的建设、运行、管理,最大限度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后勤保障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日后的后勤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引入创新思维、人本思维、精细化思维、信息化思维,实现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推动电力企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雪.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人才资源开发,201.(08.81-82.
[2]朱晓鹏.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问题探究.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43.
[3]邹积志.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后勤管理问题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0.79-81.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