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扬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改革,不管教材如何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都在于“读”,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好教材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服务。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谈一谈笔者对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前由于受到适应教育的桎梏,小学阅读教学普遍注重“阅读”训练,阅读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生纵然是面对多姿多彩的文章也觉得索然无味[1]。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做到以阅读为主線,积极开展各项阅读教学活动。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形式应该服从于识字与写字训练,应该服从于阅读能力的训练,应该注重人文性的渗透,不能因为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根本。
1 注重阅读教学与识字、写字训练结合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换句话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是重要内容,为之后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所有教学都要服从于识字与写字练习[2]。例如在《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某教师有条理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介绍了一些环保内容,旨在撇样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但是对于课文中的生字仅利用“摘松果,考考你”的游戏认读了一下,大概仅花了两分钟时间,即没有教学生识记,也没有引导其动笔写字,可想而知一堂课下来,学生连最起码的生字都不认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堂课却得到了评委的高分,可先而至看“热闹”的不仅是一线教师,很多教研员在阅读教学上也存在严重偏差,将一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抛诸脑后,单纯从热闹上下功夫。以《松鼠和松果》这一案例来看,作为第一课时,不管利用什么形式理解课文内容,首先都要考虑如何扫清阅读的障碍(生字),只有机那个基础知识训练扎实,才能算得上一堂好课。
2 关注阅读教学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师个体素养的差异,由于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教学上出现了错位,各种标新立异的设计层出不穷的出现,随之出现了很多“奇招”,这种局面的形成值得我们反思。例如,在《荷叶圆圆》的教学中,某教师先用多媒体、生字卡复习了第一课时上的生字词,(只是认读,未指导书写);然后采用故事形式创设情境感知课文;最后是重点,教师对第二自然段进行示范,学生分别从第三、四、五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表演,最后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整堂课上音乐不断,约占课堂一多半的时间,最后检查中能将课文读顺的学生仅为20%。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就是不错字、不丢字、不加字,在准确基础上流利。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容易达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确保学生读得词句连贯,读得准确。这样才能为之后培养学生感受力、理解力与欣赏能力奠定基础[3]。因此,不管任何阅读手段的应用都要围绕阅读能力训练的核心来进行,将文本语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本色。
3 体现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性的渗透
语文课程体现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其中人文性要素在于要求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感受阅读中的兴趣,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人物发表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想象与联想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深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以上是对阅读感性认识层面的要求,这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决定的。以往我们经常会看到为了体现课改精神,过于突出语文人文性的现象。例如,在上文《松鼠和松果》的案例中,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植树造林的意识与环保意识上。教师往往将课上完了,但是学生们却读不正确课文,文本读不流利,也不会深入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就更谈不上积累和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利用祖国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水平,逐步推动教师自身精神的成长[4]。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核心,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逐渐从不会读到会读,从初读逐渐到熟读以及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同时,语文课堂上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不能在课堂上给予过多的讲解,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课文想要阐述的道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若昕.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18(34):59.
[2]李德维.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8(01):55.
[3]陈小平.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17(18):10-15.
[4]胡卓智.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42.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赵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