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萱萱
摘 要:自主学习理念下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应当注重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本文在阐述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基础上,侧重围绕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中职学校教学策略改进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理念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理念是指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创造、质疑等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包含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这四大基本要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取知识不能只是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与其他学习伙伴的交流互助下,通过查阅资料、大胆质疑、认真分析等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要主动发现知识、积极进行探索,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而人本主义则认为,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学习环境为最终落脚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份应该是平等的,要建立起协作合作的伙伴关系,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尊重、理解,以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1]
二、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中职学校教学策略改进建议
1.以辩证的目光看待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授课之前,可以先通过多种方式,将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传递给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学生,鼓励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预知,从而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障碍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深入解读教材,从中挖掘出有针对性的知识点,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把握住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课堂上,想办法将知识点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以此来聚焦学生目光,唤醒他们的课堂上主动学习和参与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意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培养学习興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以最短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由于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不尽相同,教师要以辩证的目光看待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会随之增强,对于学习效果的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 透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布置适宜的课内与课外学习任务
教师要透彻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在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内与课外学习任务时,同样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更有效的消化吸收知识,增长见闻。例如: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分配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交流环节,随时可以向汇报小组提出疑问,有些问题学生能够解答,但对于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可以通过全班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还要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站、QQ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辅助资料,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在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视频或者PPT等形式呈现讨论结果。课堂教学以讨论、交流、答疑为主,教师要为各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做出点评。最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
3.合理融入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
通过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将其变换形式成为简洁易懂的清单或图表类的方式呈现,不仅便于教师讲授,还有助于使学生直观的接受和激发自主理解学习的意识。通过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将晦涩抽象的知识难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画或者视频,将学生自主拍摄的案例融入其中,从而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如若只是单纯地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将替代一部分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所以要充分将多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合理化结合,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建设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课堂教学环境,打造更宽广的教学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能动性都得到锻炼和提升。[2]
4.合理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注意,除了给予有针对性的个别关注辅导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鼓励与帮助下获得成长。要想提高分组的合理性,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确保每个小组内都能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开展活动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组长。在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注重评价方式的改进和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应在强调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的熟练情况基础上,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是否从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评价应逐渐由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最大化发挥出评价的价值,以评价来促进学生成长。
结语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每个人所处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成为各行各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将自主学习理念引入中职教学活动中,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能使“教”与“学”拧成一股劲,能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汉英.自主学习,“微”中有道——对中职生课前自主学习微课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04-105.
[2]马立芹,宋文利,张璇.翻转课堂理念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