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女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学校支持环境初探

2019-10-21 07:32曹华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策略学校

曹华红

摘 要:本文分析了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4个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和性别等,并对建构提升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校支持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6个方面的途径,对新时期做好女教师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女教师 职业幸福感 策略 学校 支持环境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教育事业也一样,处在改革的转型期。在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家长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以及教师职业本身规范要求更高了,教师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许多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不佳的状态,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下降,经常有老师抱怨,工作太辛苦,家长不理解,学生很难管,精神很疲惫,报酬有点低,缺少幸福感。反过来,教师缺少幸福感,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消极影响,造成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下降,形成非良性循环。这一问题,引起了教育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影响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相对于男性教师,女教师在角色定位相当复杂:在学校里是教师,需要教书育人;在家庭里是女儿、母亲、妻子,需要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孝老敬长。她们受到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作为女教师,在兼顾其他角色的基础上,把教师角色扮演好,得到社会认可,确实不太容易。当然,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高低。

2.学校因素

学校方面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表现为三点:一是校长和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和领导能力,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巨大。一个思路清晰、领导有方且能带领全校教职工营造积极向上、奋发作为氛围的校长,肯定会让全校教师充满正能量并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反之,则教师职业幸福感将大打折扣。二是学校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良好的评价体系,让更多的教师得到“认可”,自然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三是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事关系、工作关系可以让教师的工作状态变得更加积极。

3.家庭因素

中国传统观念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要求,相比男性更高。如果女教师在家庭中需要承担更多更繁重的家务劳动,则势必造成身心俱疲,影响到她们在学校工作状态和效率,最终影响到工作效果,从而造成职业成就感的降低。家庭关系和谐将会正向影响女教师的工作状态,为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加油助力。

4.性别因素

女性相比较于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有其特殊性,也会影响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如女性成熟期早于男性,但容颜衰老也普遍早于男性,但是预期寿命比男性长2—4岁,尤其女性有别于男性的生理现象有月经、怀孕、生育、哺乳和更年期等。另外,女性在心理上属于弱势群体,普遍存在心理更脆弱、感性多于理性、情绪化更强、依赖性更强等。

二、提升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校支持体系构建

新时期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我认为从学校层面上,学校党组织、行政和工会都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从以下6方面着手:

1.树榜样,正观念

每个人對幸福感的认识有所不同,要通过各种形式在全体教师中宣传正确的幸福感观念,打消那种只计较个人得失,不注重工作成绩的幸福观。一是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尤其是女模范教师典型,每年都进行一次师德演讲,在教师中树立学习的榜样。二是引导教师学习魏书生等名师的先进事迹,守住寂寞,甘愿奉献。三是倡导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惟其如此,教师才会为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而由衷高兴,才更能体会那种桃李满园的幸福感。

2.倡民主,听心声

学校领导在学校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女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女教师“半边天”的作用。尤其在学校管理上,凡是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让女老师们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经常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收集所有教师们,特别是女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她们的心声。女教师往往具有先天优势,她们观察仔细、思维缜密、考虑周到,所以,她们的意见和建议也确实很有代表性。

3.讲“三公”,呈透明

女性相对男性来说,性格一般比较敏感,如果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不能体现公平,极易导致教师之间和教师与领导的矛盾激化。特别是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奖金分配、干部提拔任用方面要公正、公开、公平、透明,及时公开各种信息,增强透明度,绝对不搞“暗箱操作”,以免挫伤女教师的积极性。

4.多关爱,增福利

给予足够的身心关爱,是提升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一环。身体是工作和生活的本钱,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身体不好则幸福感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关心女教师的身体健康。我们每年组织女教师进行全面体检和妇科检查,建立女教师健康档案,做到有病早知道早预防。对于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教师给予特殊关照。如对处于哺乳期的女教师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女教师,适当减少工作量,推迟上午到校考勤时间,给予人文关怀。聘请医学和礼仪方面的专家在学校讲座,指导女教师如何注意健康养生、如何更顺利地度过更年期以及女教师如何提升职业礼仪修养等等。

5.做活动,造氛围

开展文体活动是丰富生活、健康身心、活跃氛围、营造和谐的重要途径。我校每年都组织开展女教工跳棋比赛、羽毛球比赛和跳绳比赛等活动,而且坚持每天上午10点工间健身操活动。利用党支部活动日和工会春游、秋游活动以及三八妇女节活动,组织女教师出去走走看看,投入自然怀抱,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腰身腿脚,达到修心养性、健体舒心的目的,让女教师们有了溢满幸福感的笑容和矫健灵巧的身躯,这种活动让她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6.重成长,压担子

女教师好胜心强,不甘落后,专业成长方面也有自己的目标。学校领导可以及时加以引导和支持。一是通过送出去参加专业培训,或者教师之间的结对帮扶,提升女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可以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安排女教师一定的职位,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或者推举其担任教学比武授课教师,在重担压肩的情况下“逼”其迅速成长。

结语

总之,学校倾力构建女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支持环境,将会让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策略学校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学校推介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Passage Four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