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三个环节

2019-10-21 09:05魏晓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魏晓英

摘  要:散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重,此文体由于语言精练、行文隽永、手法巧妙等,便容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但也因为其“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教学时却不太容易领会表现手法把握主旨。要想教好散文,教师就应不断总结散文教学方法,应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深入引领学生涵泳赏析,把握文脉,习得语言。同时,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散文的表现技巧及领会文章的意境 ,进而领悟思想感情。

关键词:现代散文;课堂教学;重要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28-02

要想教好散文,教师就应不断总结散文教学方法,应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深入引领学生涵泳赏析,把握文脉,习得语言。同时,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散文的表现技巧及领会文章的意境 ,进而领悟思想感情。

笔者结合现代散文教学之实践,阐述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

1.析词品句,明确表现技巧

能够入选初中教材的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丽篇佳作,多为作家神思即兴之作,又充分发挥散文短小义聚的特点。常借外在之景物,抒内心之情,形象传神地状物,匠心独具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非凡的艺术魅力,往往让读者沉醉在美的享受中。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自然而新奇,严谨而洒脱,通俗而惊人的语言,触及你的灵机,拨动你的心弦,更让人流连忘返。

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品味其语言,掌握它的表现手法,这是散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赏析语言,或体味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理解其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散文的教学难在于面面俱到,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语言的表达应用方面细心揣摩咀嚼,说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那么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揣摩咀嚼的过程有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讲授《老王》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老王送鸡蛋一事作为她与老王交往的主体事件?在这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再一次具体刻画老王的外貌,如此多次反复的外貌描写用意在哪,怎么结合起来,对比起来?为什么要着意表现他的弱不禁风?作者为什么要调用这么丰富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他的外貌和形态呢?是凸显作家才情,抑或是内心的愧疚?这是作家内心世界窥视,也是作家良心世界的触及,很值得读者去咀嚼玩味的。不断获得真相的过程,就是对文章的反刍,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开发,同时也让读者游悠人情世界。揣摩咀嚼还可以借助人生的经历和生活联想,围绕文章内涵作发散思维。这样的品赏,也可以说是读者自身思想性情陶冶的过程。从大处通览作品,在探讨作品的缘起、展开、深入、联想、“蓬荜生辉”的过程中,弄清其所以神、奇、 精、美的原因,进而学习其表现手法、叙述方法与谋篇布局的技巧。

从细微处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当然,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

2.疏通文脉,突显主旨

文之眼,就像围棋中的“有活眼”,散文的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點睛之笔,是牵制全篇的构思焦点。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教学中要找出文眼,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纹理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以文眼为抓手,以点带面。通过标题、中心词、关键字的捕捉,辨析文眼,“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如朱自清《春》一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势如破竹,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在即的1927年3月,近百年的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即将终结,全文蕴藉隽永,热烈奔放,教师要紧紧抓住开篇的“春天的脚步”这个文眼,细心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明确,“盼望着,盼望着”这样的急切,由太阳,写到山,写到水,由高到底,色彩由绚丽到清澈,一片明丽豁亮之境。文章接下去描绘草报春、风响春、花闹春、雨润春、人迎春等等六幅迎春图。一为客观环境,一为主观感情。慢慢的有初春往盛景中发展,由此感发春天“像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新、美、力逐渐成长。文章像风筝,飘游跌宕,起落盘旋,其思想十分深邃,十分含蓄,但却透过文眼表露出它的主旨。在这里,教者要始终抓住文眼,细致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入情披文,顺理成章。所以抓住文眼,赏析散文,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然而,单抓住文眼,还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切实把握行文脉络。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行文时,一方面要指点学生明了本文新颖、精巧、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另一方面还要指点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互为映衬,情景交融,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这线索,才能使学生分清层次,理清脉络,领会作者在委婉曲折的写景状物之中所蕴含的深邃的思想感情。散文是一种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艺术。它“形散”而必须依附于“神聚”。要使无穷的联想,零散的材料 ,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忽视文脉结构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教师要讲好散文,必须抓住文眼,理清文脉,从结构入手,具体分析,切忌笼统评论,抽象肯定。

3.品味意境,感悟情怀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大家都知道,“散文”是相对于韵文、骈文而言的,古代中国一直是诗的国度,在<<诗经》、《楚辞》涵养下成长起来的先秦散文,虽然汪洋恣肆,说理透彻,然而不失意境;“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创作复古“先秦”再加上原本就是诗词圣手,散文创作更是不离意境;明清来,由于小说文体的兴起,散文创作虽有“性灵”、“唐宋”之争,但创作基本还是以人情趣为主,写成意境孤翘为多;近现代的散文大家都主张散文以趣境入文,展示个人情怀,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所以“情怀”、“意境”一直是散文的生命。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者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情”浓“境”深,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入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在这里,教师的“带情”、“导引”是重要的一招。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巧妙地带领学生一同遨游艺术殿堂,才能达到不断深化教学的目的。

比如,朱自清的《春》感情热烈真挚,童心未泯。将一幕幕江南如梦境般美丽飘渺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它的春草有韩愈《早春》里的顽皮、它的春花有宋祁《玉楼春》里的嬉闹、它的春风有志南和尚《绝句》里的温柔、它的桃李杏有秦观《行香子》的热闹、它的江南烟雨有宋元山水画家笔墨里的氤氲……作品中那一幅幅的画面,深情地引导,便不难把学生带进那特有的意境之中。使之在欣赏初春嫩草,多姿多彩的花,微微的春风,缕缕的清香,淡淡的烟雨,薄薄的轻雾中,品味作品激昂慷慨、热情洋溢的情调,进而从这种兴奋中等待希望的独特意境中,明确作者那种难以言状的快乐、期盼、热情,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当时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武汉国民政府初建时的伟大现实,正确地理解当时的知识分子爱国情绪,从而加深对理解作品的主题。教师导游,学生畅游。师生共入意境,深情涵泳。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了学生,学生领悟了作品,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散文教学就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的真面目。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4.结语

简而言之,品词析句,明确技巧;疏通文脉,突显主旨;品味意境,感悟情怀,是现代散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吃透两头,既要对大纲、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又要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时时注意把握教材重点,处处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