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塑造优良的职业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药理学实验主要是经典的验证性动物实验。通过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强调、灌输动物伦理学认知,融入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达到强化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的目的。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 动物伦理学 生命伦理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科大学作为医学基本技能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主要渠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每一位医学生都应该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而优良的道德品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作为医学生,在践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的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应强化对生命的尊重、敬重以及医学的仁爱精神。因此,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生命伦理教育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生命伦理教育的核心就是要珍爱自己、他人以及其它一切生命,并充分挖掘生命的价值。医学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为对人类生命的敬畏、生活的关爱以及对于人类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生命伦理教育与医学人文精神有共性也有个性,将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现实需要。研究者[1]认为应该将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以改善当下薄弱的生命伦理教育。
二、动物实验与生命伦理教育
在本科学习阶段,除了在医院的临床实习期,各种动物实验是最能融入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阶段。研究者[2]进行问卷调查显示,2/3以上的医学生是在大学里第一次接触动物实验;实验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对动物伦理学认知模糊的问题。不规范的操作会对实验动物造成更大的损伤,影响实验效果。
三、我校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中药药理学实验是《中药药理学》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中药药理学》是大三年级下学期的中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开展的是验证性的动物实验。通过研究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获得对疾病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直观认知,以此来巩固学生自己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开课前,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如机能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初步了解实验中动物伦理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在对待实验动物时漠不关心,缺乏对动物的尊重;有些学生因同情或者害怕而不忍动手,操作时缩手缩脚;很多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学认知模糊。这些不良情绪和不规范操作会对实验动物造成更严重的损伤,也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应向学生介绍、强调、灌输动物伦理,强化自身的生命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采取的相应措施
我国关于实验动物权利的法规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执法》以及《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于以实验动物为工作对象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均做出了要求。
針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实验课程开始前、操作中以及结束后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以保障动物权利:
1.经常检查维护器械,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痛苦,避免学生产生焦躁情绪。
2.动物领用后分笼放置,开窗透气、适度调节环境温度,避免出现拥挤或者不透气的情况发生。
3.实验前,借助多媒体设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动物福利相关内容,强化3R[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
4.提前录制相应课程的实验操作视频,借助多媒体设备循环播放实验操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失误,减少动物受到额外的伤害。
5.实验中,巡视整个实验室,对于发现的问题立即纠正。
6.按要求完成实验后,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其他实验,达到对实验动物最大利用的效果。
7.实验完成后,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对完成实验的动物进行完肤处理,并默哀,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在实验前实验后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五、虚拟仿真实验适用性
随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的兴起,很多高校已开展药理学相关的多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虽然其具有节约教学成本;减少毒麻药品的使用等诸多优势,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经典的药理学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是通过键盘与鼠标完成的线上实验,学生没有真正去实施动物捉持、解剖等操作。另外,它的操作步骤和结果由教师提前设计好,预期结果是典型的实验变化,学生失去对实验过程中操作误差的分析判断和突发情况的临场处置的锻炼机会。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教育部文件要求“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我校开展的中药药理实验均属于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因此不宜用虚拟仿真实验替代。
六、展望
中医药专业由于理论体系与西医药专业不同,因此生命伦理观的培养略显不足。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各种知识的不断汇积,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在矛盾中得到升华。教师应开展相关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到3R的基础上,逐渐做到6R,另外强调动物实验责任心(Responsibility)、过程检查(Review)和记录(Record)原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动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落实6R原则,对于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培养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慧,刘群英.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2):1-4.
[2]鲁春丽,赵丽.从动物实验看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基于北京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问卷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03):525-528.
作者简介
侯毅(1981—),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内分泌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