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桂萱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综合能力;培养
数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工具,是人类探究世界、研究自然、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核心,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参与发现知识发生的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如讲解七年级代数“一元一次力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教师给出问题:“已知一元一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x2,求:xl+x2,xl*x2的值,引导学生动手计算得出xl+x2=-b/a,xl*x2=c/a,让学生参与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另外,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帮教师制作教具,或從课外的实际测量人手,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如林斯基(前苏联)曾经说过:“手既是意识最伟大的培养者,又是智能的创造者。”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来参与知识发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七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人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角色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要比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丰富得多。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不是单纯地追求教学形式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主动思考,并目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乐趣。学习数学离不开记忆和模仿,但是有效的数学学习并不能只依赖记忆和模仿,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主动思考。但是受初中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对数学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需要教师创建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中心之一,然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基本解题技能。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典型例题,带领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与综合,突出所运用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在进行“解不等式组”的教学时可利用歌诀“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指导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运用口诀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很方便快捷,但学生若对口诀的得出过程不了解,一旦在使用时记错一个字,就会造成错误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教学时可由学生将不同结构的不等式的解集一一画存数轴上,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再编成口诀背诵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看着数轴记口诀,同样背歌诀时会在脑海中浮现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解的形象。在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结合绝对值的概念利用数轴进行求解,学生会很直观很轻松的完成。以上利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挖掘及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加强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对整个中学阶段乃至将来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初一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呢?这主要取决于数学各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如有理数运算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又如整式是初中代数研究范围内的一块重要内容,整式的运算又是整式中的一大主干,其中乘法公式的推导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时,要先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之后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一本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就可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这对新课程改革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审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在反复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段荣信.浅谈“初中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8).
[2]侯志伟.“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