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大力推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去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可采取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游戏 策略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好奇与好动的年龄段,如果强制要求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一处,实际操作上较为困难。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他们能够聚精会神听讲,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策略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游戏化教学则可成为主要手段。[1]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进行融合,让数学课堂氛围更为活跃,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偏形象化,但数学知识有着典型的抽象化特点,所以许多小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而通过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将数学知识与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简化知识理解难度,也能缓解学生对枯燥知识的抵触心理,从而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去集中注意力听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学生创设出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去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其创新思维会得到有效拓展,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计算与理解会更加深刻,助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3.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提升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在游戏情境中能够得到有效调动,所以能够表现出最佳学习状态。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游戏中能够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思考许多数学方面的图形、空间等知识有很大帮助,也能助力其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1.开展游戏化教学,导入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知讲解之前,教师可通过游戏化教学去导入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很多小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心思还在刚刚结束的课间活动上,倘若教师此时直接进入新知讲授正题,很多学生会出现“漏听”情况,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体现。此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教师便可通过课前小游戏的进行设计,将教学内容顺势导入,从而带领学生自然而然地展开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效率。[2]
比如,在講解“认识物体与图形”的相关内容中,教师便可在讲授新内容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图片展示,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吧,看看这些东西有哪些是圆形?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三角形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纷纷抢答道:“车轮是圆形的”“桌子是四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的”。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尝试去辨别这些图形的特征,学生也能够快速答道:“三角形与四边形都有角,但是圆形没有角”。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之下,这一小游戏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作用便已完成,此时教师便可在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情况下开展新知讲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开展游戏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以生为本去开展教学活动。[3]而小学生天性好玩,倘若以传统教学方式去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势必会因为沉闷的课堂氛围而逐渐分散自己的学习注意力,从而出现走神、交头接耳的情况。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神情状态,在必要时可穿插小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当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也能活跃课堂氛围,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下去促进彼此的关系,通过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的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图形变换”的相关内容时,我们会发现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学生会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此时,教师便可适时采用一些小游戏去提高课堂氛围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剪刀和废纸,通过分发给学生去让他们展开剪纸游戏,要求他们剪出不同的形状,并且通过平移、拼接、裁剪等变换去变成其他三角形或四边形,从而在动手游戏中去观察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此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便能深刻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开展游戏化教学,巩固学习内容
通常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学生的心思早已飞出窗外,但这一时间又是教师对所有内容进行总结的重要阶段,更是对学生知识进行有效巩固的关键。而学生的无心听讲,则会导致教师准备好的课堂知识总结无法发挥出实效,此时教师便可通过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开展去进行课堂收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总结,进而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在讲解“认识钟表”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收尾阶段的总结时便可开展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对知识展开有效巩固。此时,教师可设计“广播员”的小游戏,将实现画好的钟表图片一一展示出来,让不同小组对准确时间进行抢答。学生便可运用课堂教学中所教知识去辨别时针、分针与秒针的位置,从而读出时间,不知不觉地便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如此一来,在最后时刻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影响,能够明显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数学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取得极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原因便在于游戏化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高度契合,是一种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手段,凸显出了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时,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确保游戏化教学实效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郑秀兰.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8(4):76-77.
[2]史丽艳.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245-246.
[3]刘霞.试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1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