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碧云 乔颖
摘 要: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重视读者与文本之间交流的过程,反对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使文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章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为语料,从散文汉译、散文英译及小说英译3个方面研究接受美学在文本中的应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研究;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
1 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是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代表人物是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正是由于接受美学的确立,文学研究中心从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从而导致文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理论认为文本意义是由读者实现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构成了作品的存在,读者的每一次具体阅读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调整。接受美学包含3个核心概念:读者中心原则、期待视野以及召唤性结构。
1.1 读者中心原则
姚斯认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结构中,读者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能动性的结构,而不是被动的。在接受美学框架中,读者可以参与甚至创造文本形象意义,在读者对文本理解和诠释的过程中,文本的形象与意义得到了丰富和充实,文学作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读者处于中心位置,是主动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构成部分。而在文学翻译当中,译者既是“创作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原文内涵和精髓,以及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尽力创作出形神合一的译文,又是读者,是文本的“创造者之一”,对文本有自身的理解和诠释。
1.2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接受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也可理解为“前理解”,是指“阅读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Jauss,1989)。换句话说,期待视野是我们理解、诠释作品的前提,没有这样的先在结构,就无法唤醒我们对以往作品阅读的记忆,无法唤醒我们的期待,也就无法阅读、理解任何作品[4]。期待视野在两方面发生作用:一方面,只有文学作品进入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进行理解和诠释,文学作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读者作为具有积极能动性的接受主体,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时时更新自身的期待视野,深刻领会作品的价值与内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资料查找、分析等方法对源文本進行深刻解读,将自身视野与原文作者视野相融合,致力于创作出好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译本。
1.3 召唤性结构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召唤性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空白”或是“未定性”。文本无法自发地响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指示和提问,因此产生了调节文本与读者间交流的空白,文本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文本的意义,从而赋予了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的权利[1]。读者因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不同,对同一文本自会产生不一样的解读,从而使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实现多种审美价值。
2 接受美学在文本中的应用
《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一书中涉及翻译的共有3个部分:散文汉译、散文英译及小说英译。本文将从此3部分入手,深入探讨分析其中接受美学的应用。
2.1 散文汉译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及语言优美的特点。基于此,无论是汉译还是英译,译文注重再现原文的行文风格和审美韵味,以满足并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例一。
原文:Then just before the revival ended, they held a special meeting for children,“to bring the young lambs to the fold.”—Salvation
译文:在布道会快结束时,他们又专为孩子们举行了一个仪式,为的是“把迷途的羔羊领回羊圈”。
这是兰斯顿·休斯所作散文《拯救》中的一句,文中为了让一些顽固不化的“罪人”受到感召后回到耶稣身边,在布道会快结束时专门为孩子举行了仪式。原文将这些孩子们形容为“young lambs”,这是因为在《圣经》中绵羊代表耶和华的子民,他们没有自卫能力,性格温顺纯洁。为了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纯洁,译者将其译为“迷途的羔羊”,不仅对应了孩子们年幼无知的特性,也对应了“迷途知返”这样的中文用语习惯,有助于中文读者无障碍地理解原文内涵,将读者置于中心地位,符合中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
例二。
原文:And 1 kept waiting serenely for Jesus, waiting, waiting-hut he didn't come. I wanted to see him, but nothing happened to me. Nothing! I wanted something lo happen to me, but nothing happened.—Salvation
译文:而我呢,还是安静地在等待耶稣,我等呀,等呀,但他始终没有来。我很想看见他,可连他的影子也没有,一点也没有!我很希望发生点什么事,可什么也没有发生。
原文中的“我”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在教堂里焦急地等待着耶稣来拯救“我”,因此,这段译文以孩子的视角和语气,表达出主人公的急切心理。“我等呀,等呀,但他始终没有来”、“我很想看见他,可连他的影子也没有,一点也没有!”这些翻译成功以原文主人公的视角,体现出孩子焦急的口吻,使译文与读者的视野保持适当的距离,拓展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引导读者进行阅读。
2.2 散文英译
例三。
原文:生日是自己长大以后听家里大人说的,是农历十月十五酉时生人,所以我的乳名叫“酉”,北京人的习惯爱用儿化韵,前面加个“小”,后面加“儿”,就叫“小酉儿”。—《我可能是天津人》
译文:I was told about my birthday by my foster parents when I grew up. I was born in the you period(between 5~7 pm.), 15th of the 10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 So I was named You. Prefixed with xiao -young, and suffixed with a diminutive er, an intimate way of addressing young and small things by Beijingers, my name, therefore, became Xiao Your.
天干地支是中国独有的标记法,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类似的概念,因此译者为了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使读者便于理解,除了直译以外还在括号中添加了解释义。在翻译“小”、“儿”这样的方言时,为了说明乳名结构,使用了“Prefixed”和“suffixed”加以阐释,并用破折号进一步说明乳名的意义,打破并超越了英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的陌生化体验,且有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例四。
原文:为他想,早点去,少吃些苦头,也未尝不好的。—《哀互生》
译文:From his point of view, however, his passing away was not a bad thing after all because, going earlier, he had less to suffer.
朱自清的这篇短文表达了对互生的哀悼与敬佩,文章语言简单朴素,没有着意修饰,单看例四这一句即可看出全文的风格,形式自然,偏向口语化。“going earlier”对应“早点去”,两者都表达了逝世较早的含义,且都偏向口语化,符合原文口语化的风格,丝毫不佶屈聱牙,实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期待视野。
2.3 小说英译
小说的翻译比较复杂,就语言而论,有叙述,有描写,还有对话。在描写性语言里,有写情景的,有写人物的,还有写心理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转换也是需要斟酌的事情。汉语小说的语言越来越口语化,既符合语言规范,又生动活泼,这为小说的翻译制造了困难。如何使译文的语言既符合英语规范,又能生动活泼,这对习惯汉语的译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刘士聪,2002)。
例五。
原文:“物质的原性,体现时代的特点。物质的还原性,即还原时代的特点。胶片是物质,电影是物质性的物质再现。故,物质性的物质的再现,体现物质性的时代的再现。物质性的物质的还原性,体现物质性的时代的还原性。没有物质性的物质的还原性,便没有物质性的时代的还原性,便达不到电影的艺术的完美性……”—《中国话》
译文:“The original nature of matter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Film is made of matter. Cinema is the matter reproduction of matterism. So the matter reproduction of matterism embodies the time reduction of matterism.Without matter reduction of matterism there is no time reduction of matterism. So there will be no perfection of film as an art.”
讽刺是这篇小说中很明显的修辞手法,这一段是A君对于“物质性”的长篇大论,实际上此词只是自诩引导新潮流的电影理论家A君为了赶时髦发明的“新词”,面对自己也不知所以然的“物质性”却能侃侃而谈,故弄玄虚,作者梁晓声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在翻译时,由于“物质性”是原本并不存在也没有任何真实意义的词汇,所以译者相对应地“创造出”“matterism”这个英文中也不存在的词汇,既保留了原文背后的讽刺意味,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阐释的空間,是形貌合一的佳译。
3 结语
以读者为中心,通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满足并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助于满足并提升读者的阅读期待。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从3个方面分析其在文本翻译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方法,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2]JAUSS,HANS R.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1989.
[3]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姚斯,崔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