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背景下怎样提升小学生的情景写作能力

2019-10-21 03:46雷秀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能力

雷秀丽

摘  要:通过多文本阅读,学生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构建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础,以作文教学与作文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使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打造小学作文“卓越课堂”。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情景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也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从课程设置上还是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读写分离或者机械结合,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如何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怎样才可以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学校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以多文本阅读教学为契机,在多文本阅读背景下创设情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较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做法,能够全面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革新,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注重多文本主题选择,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情景写作能力。

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多进行阅读训练。在各种美文中,具有大量的词汇、美句应用,小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从而总结出更加优美的词汇句型应用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轻松自如的去完成一篇文章。而教师在进行多文本选择时,应当对文章进行精挑细选。在选择文章时,应当注重主题选择,将类似主题或相同主题的多篇文章进行联合,这样才能起到多文本阅读的效果,基于课外阅读以及群文阅读教学,围绕主题将文章选择出来,从而依托多文本,创设情境,多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依托多文本引进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的困难,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巧用写作资源,来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

积累是最好的写作突破办法。首先,积累语言材料。一篇学生习作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动笔之前对材料的选择。“温故而知新”,把学过的类似主题或相同主题的多篇文章进行联合,从课内外补充写作源泉,积累思想、情感和词语,积累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其次,积累写作技法。平时通过从中类似主题或相同主题的多篇文章的相同点,领悟一些写作章法和技巧,我们都要进行系统归纳,便于自己在写作中运用,以促进我们作文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了积累,才谈得上化用、采用。通过多种渠道的积累,学生胸中有“材”,“厚积而薄发”,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样,才可以写出好的作文。

二、注重多文本主题选择,借鉴写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情景写作水平。

借鉴也是写作突破的重要手段。借鉴就是向最好的东西学习,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果子的办法,很快就能克服自己的不足,节省摸索的过程和时间。在作文教学中,将类似主题或相同主题的多篇文章进行比较,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找到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并鼓励学生借鉴写作,马上就能产生突破性效果。对中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没有经验,不知所向,借鉴好文章就象跟着大人走路一样,克服了恐惧心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借鉴,起到引路和“拐杖”的作用;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几经摸索找不到出路,充满彷徨与迷惑,借鉴好文章就象在黑暗中见到阳光,一瞬间豁然开朗。这时的借鉴,除了能指引迷津,更多的作用是促进升华。立足文本,借鉴文本,能够快速提高自己。

借鉴时,我们可以“借思路”。思路决定着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质量。虽然作文一般要求有头有尾,逻辑清晰,前后照应,但由于作者写的事不一样,说的理不一样,或者表露的感情不一样,这就要求文章应该有其不同的体制。在把握这一点的前提下,我们不妨采用多种写作思路,可以让学生选择尝试使用。例如:五年级学习了《落花生》、《桂花雨》、《搭石》这几篇文章后,让学生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写作练习。

我们还可以“借写法”。编入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作品,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文本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言语的品味,文本思想的深度解读,而对于文本中蕴藏着的灵巧的结构,精妙的写作手法却往往忽略了。为此,我们在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必须有意加强这方面的关注,立足文本内容,捕捉文章中的写法相关知识的精妙点,从而来指引我们的习作,简而言之,就是“借写法”。例如三年级学习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金色的草地》、《大自然的声音》借鉴其好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注重多文本主题选择,創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情境作文教学,是构建具有教育型、实践性、知识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础,以作文教学与作文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情景作文教学是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我们要注重对多文本主题的选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选择好多文本主题,作文教学运用情境方式,便是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情境,自然而然回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陶冶其性情。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创设情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个美妙的情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中,使学生获取作文的知识,提高作文的能力。”创设的情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从内容入手,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情景,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

四、注重多文本主题选择,读写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情景写作能力。

教师对写作和多文本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对学生写作不重视,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良好的提高。但教师如果仅仅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单词量的积累,也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文本的选择,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情景写作能力。部分学生进行阅读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并没有意识到多文本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的锻炼,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书面表达上的规范,使学生重视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和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快乐,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和自主性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在情境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为打造小学作文“卓越课堂”提供范例,在多文本阅读背景下进行情景作文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 《多文本阅读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情景写作能力研究》(2019)-JKGHYB-1388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教材外诗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比较策略
试析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不会飞的鸟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