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施行和深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教学中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该门课程的开展,不仅是初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强初中学生法治理念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致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社会发展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被突出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道德情操以及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初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以及为其今后的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于广大教学工作者去解决,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1.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1.1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在教学改革的施行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行业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要良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积极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并没有开展任何与道德法治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开展,是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是满足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的重要实施策略[1] 。
1.2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价值观念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其对于社会认知的各种理念正在逐步的形成,而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很好的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进行观看,能够很好的使得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发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真善美,进而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思考,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
2.现如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单一
在现如今很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对照教材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进行被动的接收,而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通常只能是通过课堂笔记的复习以及相关辅助资料的复习来实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依然处于课堂教学的被动位置,且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将彻底失去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如此将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极为不利。
2.2评价方式陈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情况,从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不断的提高教学效果。在现如今的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通常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并且片面的认为只要学生学习成绩高,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更好。如此这般的教学评价略显陈旧滞后,固然学习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如此单一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盲目的追求好成绩而忘记了学习的本来意义[2] 。
2.3缺乏实践活动
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契合的人才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通常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往往并不会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现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主要來源于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其无法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的缺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并不能很好的对教师传授讲解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3.1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想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契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如此,学生不仅不会对课堂感到无聊,还会充分的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的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走近老师》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以教学课堂为情境,然后交换师生之间的位置,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指导和开展教学活动。在整个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融入学生中间,对于学生的问题,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完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让走近老师这堂课在学生心中埋下一些希望的种子,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点点的提高[3] 。
3.2改善教学评价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单一的采用成绩评价方式来进行,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应该积极的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寻找出一项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成绩高其实也并不意味着其对于道德与法律的理解深刻,所以评价方式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中,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如此才能够让评价结果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3.3增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出真知,只有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和吸收。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一些敬老院做志愿者工作,在这样的工作期间,教师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格,还能够让学生在与老人的交流接触中,树立起良好的尊老品格。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普法活动,如周末的法治宣传等等。如此,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法治观念,从而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4.总结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评价以及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让其渐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为社会所需。
参考文献:
[1] 刘东德.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9,15(27):66.
[2] 赵雯.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建构[J].文教资料,2019,16(15):199-200.
[3] 宋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18(20):23.
作者简介:
杨长华(1977年01月23),男,汉族,云南昭通市人,西南政法大学本科,云南省昭阳区北闸镇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
(作者单位:昭阳区北闸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