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下的数学教学比以往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数学;主体作用
新课改背景要求下的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特征,更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从数学已有的生活经历或者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亲自参与到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发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在一起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課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来掌握知识,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一、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体验式教学中的相关要求而出现的。课堂情境的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一定地情境中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场景多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或是熟悉的事物为原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建一定的情景,再现生活,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环境,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配方法”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印度古算中的一首诗:“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十二叽叽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让学生在读完此诗后写出相关的算式。以此娱乐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体验式教学注重个人体验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只是强调学生的个体作用,更多的是要通过体验式课堂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此时的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且以辅助者或者组织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成为彼此相互促进的助力者。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在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3x+4=1;6x-5y=7;x(x+5)=150;x2-4=(x+2)2(3)什么是“元”?什么是“次”?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后,分组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出有条理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作用,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的相关知识,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中的部分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同时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此外,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例如: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m,并且面积为16 m2,场地的长和宽应各是多少?(1)如何设未知数?根据题目的等量关系如何列出方程?(2)所列方程和之前我们学习的方程x2+6x+9=2有何联系与区别?(3)你能由方程①x2+6x+9=2的解法联想到怎样解方程②x2+6x-16=0吗?
四、科学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反思体验”作为体验式教学中的一种,是指引导学生对体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行为变化、情感体验、活动效果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对课堂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学生可以在复习旧知识和探究新知识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结束时都会有一个“课堂小结”,目的是为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对此知识的认识,以往教学中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多是教师,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来完成,教师对其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的回顾反思,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多种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泥娜.浅谈体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农民·农村教育,2017(03)
[2]黄益兰,邵兰英.浅谈体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科学,2013(02)
[3]孙丹丹.关于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