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9-10-21 02:01陈东梅
青年生活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陈东梅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了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探索,从而获取知识。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我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出示投影让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的铺垫。

2.创设操作情境。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 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指导学生按“凑十”的需要操作小棒,根据要把九根小棒“凑十”的需要,引导把2根分成1根与1根,把其中的1根放到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并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用出声的语言,较详细的口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要求学生脱离实物,通过表象默默地想操作的过程;第四步,引导学生压缩、简化说与想的口算过程。这样通过动手和动口,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的算理。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法;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课程,由于各自的风格不同,习惯不同,教法也不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偏重直观操作学习法,高年级偏重于知识迁移学习法及尝试学习法等。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教法,都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中要尽量从内容上求异,从题材上求趣,从形式上求新,要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扩大容量,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屏幕上光、色、形的变化,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欲望入手,通过教师引发性的谈话,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关注生活经验、培养思维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经验是进行数学本质学习的基础。在“数学本质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张桌子长140厘米,宽80厘米,四周垂下3厘米,问:桌布的面积是多大?这就让“生活经验”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本质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这也是“数学本质来源于生活实践”再抽象到数字之间的联系后又重新回归到实践中去的本质体现。

四、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五、加强横向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思维的深度发展,忽视思维的横向训练,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慢慢认识到了横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种解题策略屡见课堂,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变宽了,大脑变灵活了,创新的积累也就深厚了。就老教材而言,涉及对横向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少的,对课堂中的重点问题,我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多方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如第十一册中的“和倍分数应用题”,教材中展现的只有列方程一种方法,教学时,我不局限于此,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梳理思路,鼓励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寻找其它的解决方案,然后交流互评,结果有用方程解的、有用分数解的、有用比例解的、有用推理解的,五花八门,并且都能说清理由,其中有的解法甚至我在预设时都没想到,这样的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教师应用数学教学有效策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性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最基本的渠道,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创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希望与困惑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課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之路充满艰辛,我们要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的行动,实在的措施,团结协作,使新课程尽快走向现实,让新课程实验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成为培育学生素质的沃土。教师要与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严士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常见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傅海伦,《如何教好小学数学》,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