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教学为实例,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原理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要点进行尝试和分析。研究发现,渗透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任务型教学法对学习成绩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显著效果。研究还从教师引领、任务设置、内容补充、教师监管等方面对“课堂思政”的有效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的文化课程教学,是夯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文化根基的有效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自信;文化类课程;任务型教学法
1.引言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内容覆盖广,涉及目标国家的政体、经济、教育体制等体现西方意识形态的领域。这决定它可以作为对英专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良好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2017)。这为外语专业文化类课程与“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努力方向。
任务型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由Prabhu首次提出,在90年代迅速发展。它运用明确任务激发动机,调动学习主动性。该课程难度大,学生容易厌学。因此如何结合课堂思政,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堡垒、提升学习兴趣、应该成为该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任务。
1.1文献回顾
1.1.1目前我国高校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这类课程大多采取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偶尔参与讨论的教学模式,具体说来,传统讲解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1.以词汇学习和阅读理解为主的阅读课;2.教师满堂灌的纯知识型课程。(罗晶,2004)。即便课堂有学生参与,但偏离了文化教学的宗旨,课堂氛围刻板,教学效果欠佳(冯敏,邹囡囡,2006)。此外,高校目前单独开设的思政课程往往也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型教学模式。同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目前尚缺乏将思政课程与英美文化课联系的横向比较教学法探索。
1.1.2任务型教学法在文化类课程中实施“课堂思政”的优势
目前,在高校外语专业领域,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文化类课程并不常见(夏纪梅,孑L宪辉,1998)。此外,单纯的思政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不受重视。为解决“课堂思政”的教学性质及其面临的挑战,三者理应更紧密结合。本文旨在对于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在英专文化类课程中结合“课堂思政”教学进行模式、手段和效果方面的研究。
1.2研究问题
本文的研究问题有以下三个:
(1)教学模式对结合了课堂思政的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是否有影响?
(2)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课堂思政的态度和文化自信是否有显著差异?
(3)可以总结哪些课堂思政和文化类课程结合的有效手段?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前后测,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两个自然班为对象。共40人参加了本次教改试验。任务型教学班(A班)19人,讲解型教学班(B班)21人,均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有效数据共39条,并进行了访谈。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包含量化和质性研究两方面,工具一是观察和访谈学生态度和教学效果。另一个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其中一个是学生对教学模式和课堂思政态度的调查问卷,由12个主体问题构成。另一个是美国社会与文化知识的试卷,由38个选择题构成。
2.3 研究过程
学期初,笔者通过测试,得到了实验前两班知识分数和态度得分。之后,均结合思政教育开展教学活动,其中A班实行任务型教学,在B班实行讲解型。一个学期(17周)之后,进行了二次测量。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模式和思政的态度,并总结教学手段。下面,以“美国经济”教学单元为例,阐述课程如何与思政教育结合以及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差别:
本章共历时3课时130分钟,教学目标是:1.了解美国经济发展脉络和主要贡献人物;2.了解英国主要历史阶段划分、社会历史演变推动力、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3.将美国历史中的人物、事件、阶段、发展水平,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横向比较,找出经验教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课堂思政)。
具体步骤如下:一、在任务型教学班内,教师在学期初将班上同学随机分组,每组2人。每组的任务是随机指派的,并于课堂展示前两周布置下去。教师将与任务有关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告诉该组学生(以本章为例,要点有美国各个经济时期的节点是哪个年代?中国的呢?美洲早期文明发展水平如何?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历时多久?中国达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历时多久等)。所有任务设置都紧密围绕中美两国的历史发展的比较,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意识到中国在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后的发展速度,增强其文化自信。随后,进行预先监控,教师要求展示小组在第一周后提交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和展示提纲,教师对此修改意见。然后第二周,修改并完善展示内容,并提前一周向全班同学布置预习任务。
课堂展示阶段:小组利用3分钟检查预习并反馈评价。随后25分钟向全班同学做展示。在本章中,额外展示了以下内容:两国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对比说明了什么?两国经济腾飞各处在何种历史条件?学生还增加了英文原版视频和从维基百科等多渠道搜集的资料,并提供了链接和搜索方式。
在课堂讨论阶段:
展示小组向全班同学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题目,供大家讨论。他们为本章所提出的题目是:美国之前的经济腾飞本质是什么?为何党为中国下一步经济增长确立了創新作为主要动力?
在教师点评阶段:教师在内容、方式、逻辑方面,修正错误;总结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两国经济的重要节点和事件进行比较,并布置作业。
在讲解型教学班:提前一周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课前阅读教材,记下理解中的难点。问题有:美国早期国债偿还情况?美国早期经济重要人物和具体功绩。课堂讲解要点:美国各个历史节点GDP世界排名;美早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1978和现在经济对比;提出两国对比学习课堂思政问题。最后,回答问题,总结重点,布置作业。
笔者发现,负责展示的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预测难点准确,展示更有针对性,容易及时解决同学心中的困惑和疑问。访谈发现,同学们对于学生展示中提出如此深度的问题表示钦佩,对本国经济发展速度更感自豪,表现出继续研究该问题的兴趣。
3.结果与讨论
3.1实验前情况
两班学生在实验前在知识掌握和对待教学模式以及思政教育的态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3.2学期末成绩得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经过对比发现,两班的的得分成绩均有所提高,但任务型班级提高更为显著。其中,在科技、经济和教育方面,任务型班级提高幅度更显著;在政体方面,讲解型班级提高幅度更为显著。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学生现阶段的年龄和阅历以及展示者水平所决定的。像政治这类复杂难懂的章节,教师讲解效果更佳。随后的学生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班成绩提升幅度优于讲解型。
3.3教学模式态度得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态度有显著差异。任务型教学班学生对任务型教学的态度显著高于讲解型。可见,学习者对于任务型教学活动反应较为敏感。
3.4思政教育态度得分情况
态度问卷显示,学期末两个班对课堂思政的态度得分均显著增加,但任务型班级进步更大。说明两班学生对以中美国情对比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思政都很欢迎。但任务型班级反应更加积极。访谈发现,任务型教学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同伴身份和榜样作用,其他同学更易接受和共鸣,并注意到我国的文化和制度优势。许多任务型班级同学甚至表示该形式激发了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兴趣。由于效果良好,做展示的同学也都表示很受鼓舞,愿意今后努力作出更好的展示。讲解型班级对于中英文化比较的学习方面反应也很积极,但相比之下,任务型班级的反响更加强烈。
4.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任务型和讲解型教学班对课堂思政的态度都十分肯定,但任务型反应更为积极。而且任务型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优于讲解型,更适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实现课堂思政目标。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笔者建议在英美文化类课程中大力推广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导的课堂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2017)。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习文化类课程的效果,而且能够在西方文化类课程这一重要堡垒中有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并积极推广的课堂思政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2]冯敏,邹囡囡合作学习法一一一《英语国家概况》教学的有效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
[7]罗晶.《英语国家概况》课堂教学的创新-2P教学法的实践[J]外语界,2004,(3).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9]夏纪梅,孔究辉.“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外语界,1998,(4).
[10]David Nunan.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2]Jane Wills. 1996.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作者简介:康学琨,北京第二外國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本文受到201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建思政(德育)专项研究一般课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