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任。由此一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有其自身之义。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尝试分析研究型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型学习策略;对策;原则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更趋向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由此一来,如何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任。由此一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有其自身之义。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尝试分析研究型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研究型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研究型学习策略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过经典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八种智能。该理论提倡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多种智能进行主动学习,实现创新性发展。而且,由于学生拥有多种智能,所以完全有可能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2.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者,他们一致认为教育要遵循人的本能需求,促进人实现自我价值。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学习过程是知情意有机结合的过程,学生可以以自身经验为出发点,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3.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启发式教育模式,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完成的,而不是被动的刺激与反映的联结。换言之,学生应该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去获取新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该理论为研究型学习策略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型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国外的联系日益加强,大学生应该具备英语应用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研究型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在全新的世界中自主构建新知识体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促进研究型学习策略的实施。
1.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
研究型学习策略需要以问题为“催化剂”,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提出研究性课题时,必须坚持从小处入手,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不能好高骛远。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为学生提出研究课题。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性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关键要通过设疑、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活动,促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认知和创新,使学生带着研究性课题查阅资料、搜集素材。
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阶段是研究性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当学生搜集资料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条件,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予以一定的技术指导,使学生有方向性的搜集;在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学生的研究计划能畅通无阻地进行;在初步交流研究成果时,教师要成为研究小组的一份子,倾听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问题困惑,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3.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
当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分析材料中呈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形成对研究课题的看法,引导他们归纳、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书面研究报告。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成就感,教师要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比如召开辩论赛、编制学生的研究成果简报等。
4.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总结评价
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所收获和启发,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评价,关键要点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点评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培育學生的研究兴趣,成为新世纪的研究人才。
四、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研究型学习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使这种学习策略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管是提出研究课题、收集资料,还是归纳分析,都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
2.研究容错性原则
明确研究课题后,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在这种时候,教师不能对学生妄加指责,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学生一起找出致错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3.发展性原则
使用研究型学习策略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使命。所以研究性学习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开展。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特定语境中,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型学习策略,对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合理应用这种学习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唐炼,李伯约.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9(06).
[2]孙袁华.“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8).
[3]郭丽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姜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教学决策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
[5]雷蕾.研究性学习中的英语教学[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5).
[6]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01).
作者简介:
赵艳(1977-),女,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河南省平顶山学院,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