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术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而工科类女大学生因其对口岗位的特殊性和社会仍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就业难”更显突出。
关键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工作形式可挑选并且多样化,但是另一方面分配制的取消以及市场最大利益化的追求给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高校的扩招使得市场可提供的岗位数远远小于毕业生的人数,又由于公司所认为的专业方面的限制性,近几年工科女生的就业越来越难。
一、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严峻,这一问题对于社会、家庭乃至工科女大学生自身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定位不准确、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社会经验以及就业市场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各种不切实际的招聘要求等问题,使工科女大学生由于就业困难而不得不降低就业期望,从而选择不在自己理想范畴内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二、工科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影响。虽然现代社会明确表示男女平等,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很多人,这种观念并没有彻底消除。导致工科女生和工科男生接受的教育一样,但在就业方面却还是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是追求利润为主才在毕业生中寻找劳动力,但在这些劳动力中,虽然女性有能力,但很多企业却不认为其能带来很好的利益,故采用各种借口推脱和拒绝女性。
2、学校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暗示学工科的毕业生都有很广泛的出路。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工科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这是因为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学好的“好”字上面,那么这就在于学校的教育。想要学好工科知识,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那么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必须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3、工科女生自身的影响。一是心理上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在工作上不如男性,这是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尊女卑”思想所影响。另外,受专业性质影响,工科女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动手能力、逻辑思维上与男生有特别大的差距,即使自己靠努力学习拿到各种奖学金,却还是觉得自己在求职上没有什么优势。在这种自卑的心理基础上,有些工科女生开始有了“干得好不如嫁的好”的退缩思想,觉得自己以后会以家庭为重,不愿意为工作奋斗,更不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有的甚至为了男方的事业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再加上女性情感丰富,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太容易克服。二是生理上的影响。女性在身体上本不如男性健壮,有力量,在工作环境稍微恶劣的地方,体力就有可能跟不上,更不能多上夜班,加班不能太晚,再加上要怀孕生子,多少会影响工作。另外,在工作之余,女性还有照顾家庭的重任,难免会力不从心。所以工科女生难免会为公司所拒绝。
三、解决工科女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女大学生自身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女大学生要想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先天的劣势,女大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提高自身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女大学毕业生应多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
2、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是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能够以选修课等方式对女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在课时一定的条件下,所能讲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专门开设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重点讲解女大学生就业中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女大学生求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面试着装、礼仪、技巧等。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就業素质和意识。
3、政府应该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明确规定对就业歧视的惩处标准,严厉打击歧视女性行为。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对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歧视的女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帮助,给予及时的法律支持。同时应该认识到,很多单位歧视女大学生也有其自身的“苦衷”,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对招聘女大学生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企业聘用女性用工成本,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4、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第二专业,拓宽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渠道。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不了解自己的本专业,很多大学生学了四年的专业课,对本专业仍谈不上热爱,调查显示,很多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工作。
5、引导工科女大学生突破传统就业观,实现就业与创业相结合。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工科女大学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从国家发展到现实社会需求出发,高校应一步一步引导工科女大学生走向创业,通过多方面寻求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择业与创业,而不是停留在就业层面止步不前。而上述种种则要求工科女大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念,不能持续沉浸于旧时代的理论中,旧的思想只能让工科女大学生离正确的就业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总之,影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而这则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两会精神为基础,密切关注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国家政策与制度的相关调整、社会就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就业辅导工作的支持以及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张可芬.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6(2):23-25.
[2]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4).
[3]肖 琰.浅谈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4]艾 文,马翠英,史长军.普通高校工科女生就业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20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