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昌
摘要:数学课后指导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内容的一种补充,可以充实并且晚上课堂内容,也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查手段,所以说,重视课后指导,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自己吗,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后指导课后练习
引言
课后指导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从而查漏补缺,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效果,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对数学产生恐惧:在我国,其实有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低,因为数学经常要用到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以及推理能力的考察,所以一些思维不夠活跃或者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一种恐惧心理,另外由于老师和家长所施加的压力对学生造成了恶性循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造成了学习的困难。另外很多老师和家长以成绩的好坏判定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对数学的学习完全失去兴趣,从而阻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
2.师生关系不佳:由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去做一些自己能力之外的题目,或者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从而导致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下降,部分教师会因为成绩而对学生产生各种看法,导致学生被贴上标签,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对数学学习的抗拒,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课堂效果不佳:对于数学学习的检验几乎都来自于考试分数,所以导致了家长和老师以考试分数为主,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甚至失去动力,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因此学生会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遗忘快等各种不良现象。
二: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的课后指导:
1.循序渐进,不怕麻烦:对于学生来讲,数学学习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讲,教学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当对学生循循善诱,针对学生的个人因素开展合理的指导方式,从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一些基础欠缺,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不怕麻烦,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慢慢培养其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对学生充满爱心,殷切指导,这样才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达到课后指导的目的。
2.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在如今的课堂之中,学生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来学习知识,所以教师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后指导中,都应当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敢于提出各种问题,从而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当耐心解答,直到学生懂了为止。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思路死板,一味的跟着老师,缺少自我思考的过程。
3.注意师生关系:一个好的老师应当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集体的一份子,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另外由于数学这门课本身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印象,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消除不良印象,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所以在课后指导中,需要尊重学生个体,不可言语打压进行嘲讽,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解答。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程,逐步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提升成绩,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课后练习必不可少:
1.避免枯燥和单调:对于学生来讲,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差异,所以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给学生一些难以完成的任务,从而导致他们对于数学产生恐惧的心理,课后练习基本都是让学生学习公式,解题方法,背各种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课后练习中最重要的是避免枯燥和单调,避免练习模式的僵化,防止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从而缺乏主动性。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避免被动接受。
2.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为了避免学生对于数学课后练习产生抗拒心理,应当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数学。
1.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巩固知识并且达到教学的目的,日后也会学习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部分问题。避免枯燥以及不必要的练习方式,注意典型、系统、全面地练习模式。2.注意练习方式的层次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练习中得到进步,防止相同的教学模式,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内容,应当让他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3.可以让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解答题目,用不同的方式对数学做出探讨,从而多元化的掌握数学知识,避免答案的死板和一视同仁,只要学生能够正确的解答题目,就应当对其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新型的解题模式。
结语:
数学的学习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对于数学老师来讲做好课后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讲也应当做好课后练习,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对于数学课本身来讲,应当让学生爱上数学,激发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从而为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理工类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杨蓓.初中数学课如何引导学生思考[J].贵州教育,2018(24):43-44.
[2]俞琼.初中数学课小结环节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9-60.
[3]陈娟娟.关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