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麒
美术的美是美感和审美,术可以理解为创造美的劳动技术。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艺术,自然而然孕育了美。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长城、兵马俑、故宫的建筑之美,到各类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的工艺之美,再到剪纸、年画、刺绣的画面之美……这些通过劳动技术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劳动这项永恒技能的伟大和魅力,这都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最鲜明体现。
笔者所处的西店镇中心小学的美术学科是宁海首批课改学科基地,在美术学科师资力量和教科研能力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结合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双重理念,相继开设了创意美术、陶艺、低碳美术等拓展课程,通过欣赏表现劳动之美的美术作品,感悟劳动之美的情感让孩子进行绘画,还挖掘宁海本土文化把田野阡陌、乡村屋舍里的元素和材料进行立体作品创作。
一、赏作品,识劳动
在笔者执教的一堂《宁海古村落》的校本美术课上,通过先进的一体机教学,视频、图片、文字、语音能多媒体传播,学生们身临其境走进宁海古村落,大家都被雕梁画栋、黑瓦白墙、石窗花砖的精美所吸引。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传统江南建筑的艺术特点,知道这些古代建筑都是劳动人民辛苦的汗水和智慧结晶所堆积的。学生不仅享受视觉、听觉的艺术熏陶,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因为所选内容都是来自宁海的乡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观察对象、回忆生活场景、比较展示内容和自己的认识之间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建筑文化和悠久的建筑历史,对不同时代的古民居、古村落有一个了解,对各类亭、桥、屋、塔、庙等古建筑的风格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风格大相径庭的传统建筑都是劳动人民的审美取向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和认同感。
二、画作品,悟劳动
美术课上最常操作的就是绘画,绘画艺术也是劳动美的体现,而且绘画材料如笔、墨、纸、砚等均是劳动产物,这些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材料,不仅是中国传统发明中的佼佼者,也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迸发聪明才干的最显著体现。
除了在绘画课上会给学生讲述绘画材料的生产过程,特别在二年级《我们爱劳动》这一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笔者展示了伟大祖国在建国70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国工匠们的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画面,指引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些令人动容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制作品,品劳动
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极其重要并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在通过双手制作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迸发智慧火花以及体力劳动的过程。
比如在去年的校园艺术节前夕,我们美术小组成员就承担了布置美化校园的任务。学生们首先进行了校园排摸,搞清楚需要布置的地点方位。然后大家集思广益,把需要布置的形式進行确定。比如校园入口需要一个拱门,上面写着艺术节的标语,各个转弯和分岔路口有导引牌,艺术作品展览的招贴画等等内容。本着低碳环保的理念,本次布置内容物我们全部采用废旧器物进行。纸箱、报纸、塑料瓶、树枝、轮胎、酒坛、酒瓶……等等,平时腌臜旮旯的物品登堂入室,在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不停地思考和创造中,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为我们布置学校所需要的美丽装饰物。这个创作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判断、讨论、研究和实践来制作,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成功。于是在劳动中,学生们品味着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自豪感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对劳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勤快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展作品,爱劳动
学生们的美术创作作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展示,当大家的劳动创造的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肯定,或者提出的宝贵意见,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我们的展示分成多个方面进行。常规课的美术作业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教室展示三个部分进行,让学生可以在每一节美术课上及时有效地得到客观的评价意见。
拓展课以及美术小组的学生作品,则在美术中心的展示架上进行布置展出,得到全校师生、每次来校的客人们的欣赏评价,这代表着学校的美术品牌。对参与的学生也是一种肯定,学生会更加积极投入每一次的美术小组活动中去。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校刊《小雨点》、校门口的电子大屏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进行线上线下的美术作品展览。
五、结语与展望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的治国大方针。而我们的教育,更是需要一以贯之党的领导决策,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教育需要回归生活的本质,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在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作为美术与劳动结合的教学尝试,笔者发现要让劳动教育更好的渗透美术教学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1.挖掘本土特色
美术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特色内容,进行落地构思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更加要求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拓展提升。越本土越生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越真实和深刻。
2.稳定开展课程
融入劳动教育的美术活动的尝试,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坚持,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仅需要系统开发课程,还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对活动内容进行筛选,活动方式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开展的活动也需要科学评估。最后还需要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广泛、客观的评价。
3.多元评价方式
在传统美术活动中,形式稍嫌单一,结合劳动教育理念后的美术活动形式千变万化,走出教室或围墙的局限后,活动过程需要我们随机应变的作出及时评价,如果进行活动设计和过程评价,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比如传统评价方式以外的利用互联网+,在微信朋友圈、之江汇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上、PPT制作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作业呈现的形式。并由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进行科学性的评价,而这个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提升和激发潜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综上所述,笔者将继续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继续探索和创新,通过师生共同的劳动创造,让美术教学更加开放,让学生爱上劳动、感恩劳动,提高自身劳动素养,拥有乐观健康、正能量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