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2019-10-21 07:13曾飞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意义

曾飞艳

摘 要:在教学中,语文课堂效率较低一直是教学难题。课堂的效果低下是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导火线。现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建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学,教师也由原来单向授课变成双向互动引导。鉴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课堂 运用 意义

引言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是很多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目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成了一种趋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在新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其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作用,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1]

2.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充分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将语文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攻克了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

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精准地攻克,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进入改革的新阶段。但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但鉴于小学语文课本上信息含量比较少、种类单一,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其次,课堂氛围紧张。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沉闷,以至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再次,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较低,以至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低下。最后,互动性较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环节相对比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2]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求知,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师要善于运用一切优质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把抽象化为具体,把无趣变得有趣。如在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课后的生字,然后用多媒体播放《狐假虎威》的动画片。在看完动画片后,老师随机抽取班级中的几个学生来谈一谈这个动画片主要讲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狐假虎威是对还是错。随后,老师再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2.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充分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利用微型课程,根据这个课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难点进行解释和录制。教师录制后,为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共享空间而上传,学生们可以随时下载,也可以随时随地重视困难部分的说明。这大大缩短了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解释难题内容的时间,使学生们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际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构建高效的教室。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这个班级的学习目标就很容易实现,这也是构建高效教室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室里能够活跃进步,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使教室气氛活跃起来。事实上,教师可以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的声音,如实地展示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画面,或者使用多媒体的其他功能组织课堂活动,从而营造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新单词时利用volbo软件的单词识别功能,创建使学生实际在多功能一体机上工作的大会练习课件,通过互联网直接观看一些视频,或者教师使用多媒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创造高效的教室。

3.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意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均是隐藏在一定的语言文字之后,鉴于学生思维有限,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并理解作者的情感。针对这一现状,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仅凭借教师的描述,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內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画等,将文章进行动态化、形象化,进而使得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意境,并对作者的情感进行精准的把握。[3]

例如,在进行《故宫博物院》教学时,一些没有去过北京故宫的学生,仅凭借教材中的描述,很难想象到故宫的雄伟气势。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微课,借助视频的形式,将故宫进行动态化、形象的展示,并在此基础上配合一定的讲说。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听、看感官的刺激下,感受到故宫的美感,体会其雄伟的气势,使得学生结合文章中的描述,真正领会到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美感。

结语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手段,全面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立刚.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34):60.

[2]黄鹤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山海经,2018(23):21.

[3]李颖欣.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8(12):4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