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宜
【摘要】 地理高考综合题考生容易失分,审题错误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地理教师需教会学生从结合材料情境,提取关键字词等方面提高审题能力,也可以从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入手提高对综合题设问的审题速度和精度。
【关键词】 审题思路 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 中国地理综合题 全国I卷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079-0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学生综合题得分通常较低,审题错误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不过关,无法领会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无法正确审题。特别是在高考时,若不能快速、准确地审题,便无法得到高分,审题成为了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试从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的角度,就2013-2018年全国I卷的中国地理综合题中的几个设问,探究综合题审题思路。
一、找准主谓宾,提取句子主干内容
(一)抓好主语,准确代入角色
主语指谓语陈述的对象。综合题设问中的主语通常代表着预设的角色,设问也是围绕着预设的角色进行的,学生答题也要注意是站在预设角色的角度,带入预设情境,通读材料,并且作答。如2018年全国I卷的37题第四小问:“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设问的主语是代词“你”,也就是答题者。题目要求从答题者的角度判断是否同意,并且从答题者的角度讲出选择的理由。通过对2013-2018年中国地理综合题设问的总结发现,设问中多用祈使句,省略主语,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设问补充主语。还有一些设问人设不全,也就是预设角色不清的,此类题目要回归课堂,用教材的知识,也就是学习情境来解决。
(二)抓清谓语,确定要求动作
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如在2018-2013全国I卷中国地理综合题的设问中,“说明”出现8次;“分析”出现7次;“推测”出现2次;“判断”出现2次;“提出”出现2次;“简述”出现2次;“指出”出现1次;“是否同意”出现1次;“确定”出现1次;“解释”出现1次;“选择”出现1次;“提供”出现1次。可以看出综合题中多以动词充当谓语为主,而且多用祈使句方式,对主语提出动作要求。考生考试中需要快速找出设问中的谓语动词,并根据谓语的动作要求来进行答题。而且谓语必须要和宾语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准确作答。
(三)抓准宾语,明确考察问题
宾语是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用来回答“谁”或“什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经常离题,答非所问,原因就是没有找准设问中的宾语。抓准宾语,结合谓语,方能明确设问中实际考察的问题,不至于答非所问或离题千里。
总结2013-2018年全国I卷中国地理综合题的宾语后发现,“原因/理由”类宾语出现11次,“判断依据/论据”类宾语出现3次,可见出題人十分重视对地理原理的考察,考生在日常的复习中应该多运用地理思维对地理原理进行思考,日常遇到地理现象时多向自己提问“为什么”。“特点/特征”类出现了4次,而且多与气候方面知识有关,考生应注意把气候和区域地理中相关知识弄扎实。“变化”类宾语出现2次,通常需要从材料中提取用到“对比”的论证手法的句子进行分析,考生在读材料或设问时应特别注意此类论证手法,要通过比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危害”1次,“防治措施”1次,危害和措施是双生子,通常会一起出现,所以在情境材料阅读时要多留意此类信息。“启示”1次,“建议”1次,这两个词出现在2016年36题的第四小问,看似相似,但实际是有区别的。“启示”指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建议”指向集体、领导等提出主张。也就是说若宾语为“启示”,我们要答自己的受启发后的领悟。若宾语是“建议”就要答主张。
另外,并列宾语结构可能暗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考生必须准确辨析出双宾语结构,不漏答任何一个问题。如2018年37题第一小题的“地貌、气候特点”,要求考生推测当地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征”这两个问题。又如2017年37题第一小题的“坡向和部位”,要求考生“确定坡向”和“确定在该坡向的部位”。在第三小题出现并列宾语“特点及产生原因”,要求考生“分析特点”和“分析产生这个特点的原因”。看似一个问题,实际包含多个问题。
二、辨析定状补,句子枝叶很重要
定语是表示数量等的修饰成分。状语是表示时间等的修饰成分。补语是一种补充成分。我们常讲“主谓宾为主干,定状补为枝叶。”地理高考题综合题中设问用到的句子多数“枝繁叶茂”,而且这些“枝叶”对于考生快速准确审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定状补给答题者提供了“代入的角色”。主语可以给我们答题提供预设的角色,定状补是对这些预设角色的具体化。以2016年36题第四小问为例,题目要求从两个问题中二选一。从表面上看,这两个问题似乎问的内容和答案应该相似,但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题目中的定语和状语已经给问题预设了不同的角色,问题①预设的角色是“我国一些贫困县”,也就是要回答对贫困县的启示,而问题②代入的角色是“横县”,也就是要答对横县的建议。
其次,要注意定状补中“作比较的修辞手法”。抓住对比项,方能准确作答。如2017年全国I卷的37题的第三小题: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题目中的“与阴坡相比”这一定语,限制了考生答阳坡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必须要和阴坡作比较。又如2016年36题第一小题:[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题目中“与江苏、浙江相比”这一状语也限制了考生答题从横县和江苏、浙江作比较的角度答题。
再次,注意与数量相关的定状补。如2017年37题的第四小问: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从2300米至2600米”这一具有数量词的状语也是对题目分析原因的限制。又如2016年36题的第三小题:[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在这个句群中的第一句话,用“100多家”这一定语来表示茶厂多,为第二句设问打好前提基础。
最后,定状补中的时间要留意。如2018年37题第三小题: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这个设问的定语中表示时间的“未来”,限制了考生只能指出未来的变化。又如2016年36题的第三小题:[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设问中“目前”这一时间状语也给考生答题做出一定的限制。
三、复句内容要分析
一般来说,一套主谓是单句,两套或以上主谓是复句。 高考全国I卷综合题设问多次用到复句,复句内容看似复杂,实际分析起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一)辨析并列复句,不漏一个问题
并列复合句由无主次之分的分句组合而成。全国I卷综合题设问中的并列复句通常藏有多个问题。如2018年37题第三小题: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设问中用并列复句,给考生提出“指出变化”和“说明原因”这两个问题;又如第四小题: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也暗藏“是否同意”和“说明理由”这两个问题。又如2017年37题第二小题: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要求考生回答“判断差异”和“说明依据”这两个问题。相似的例子还有太多,考生应该多留意并列复句,做到不漏任何一个问题,不漏掉任何一分。
(二)尋找转折复句,找好对比条件
转折复句的前后分句用到对比的方法。转折复句通常限制了考生的答题范围或给考生答题提供提示。如2018年全国I卷37题第一小题: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这个句群中第一句就是转折复句,通过乌裕尔河和其他河流受阻形成不同地理现象的比较,给考生做题提供了提示。
另外,某些并列复句也类似转折复句,提供了比较的条件。如2016年全国I卷36题第二小题: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题目句群的第一句属于并列复句,比较了横县的主要地形和茉莉种植的地形。此外,前面定状补部分讲述的对比的论证手法也类似于转折复句的作用。
总而言之,地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如果能运用现代汉语句子基本语法对题干设问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审题的准确性、答题的指向性、做题的速度,都会大大提升。因此,以此切入对地理高考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
[ 参 考 文 献 ]
[1]朱明能. 古汉语“之”字“取独”现象管窥[J]. 语文教学通讯, 2014(34):70-70.
[2]张志敏, 张玲秀. 复杂单句和复句的区分[J]. 语文学刊(教育版), 2002(3):56-58.
[3]陈国亭. 主从并列——谈某些复合句形式和语义分离的现象[J]. 中国俄语教学, 1988(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