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幼萍
摘要:目前,在初高中的语文衔接上,出现了一段断裂—主要是初中语法教学有些欠缺。究其原因,这与中考导向有关。若要使初中和高中语文有效衔接,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要有“动作”推进改革,而作为初中老师则需要重视与践行。
关键词:衔接、语法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的远行都需要我们从眼下、当前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打扎实。所以对于很多事情咱们也就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松懈。而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对高中语文学习起到如梯子般的作用,这是作为初中语文老师不得不重视并亲力践行的事情。
记得以前在高中任教语文科老师时,我在课堂上讲到文言文字词活用时常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个是什么词性吗?讲到文言文句式时常提问学生这个是作为句中的什么成份呢,或这个是什么短语呢……?最后经常我就是自问自答,因为知道的同学寥寥无几,就算有知道懂回答也是瞎蒙的多。所以在初高中的语文衔接上,很显然出现了一段“空白带”—主要是初中语法教学有些欠缺。
因为机缘巧合,后来我也去教了几年初中。这样在初中和高中我就都有了语文教学的经历,也就更真实了解到语文的语法教学在初中压根是不做重点要求进行讲解的部分。那么对于如何做到更好衔接,我认真地思考了下原因,也对于这个问题有了点小小的看法与建议。权当抛砖引玉,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初高中衔接出现断裂的原因
究其原因,这与考试导向有关。由于中考不考语法,在初中总复习阶段,光是复习所有内容老师和学生都已应接不暇了,所以作为初中一线的初三语文老师也就不需要再花时间去做无用功了。中考考查虽然也考古文,但考的初中古文以记诵为主,老师只要将翻译字字句句落实到位,学生熟记在心里,考场就可拿满分。老师自然是不会再花时间去提古文中的语法知识了。大家按照中考考试要求复习自然是没有什么错的?所以这一空白带的出现是与考试导向有关,也与教材编寫密不可分。
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第一,我认为,既然是考试导向作用大,那么如果要真正实现有效衔接,让初中语法不只是摆设或走过场,就应该多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最牛掰的两面旗帜无疑是“中考”和“高考”。纵然素质教育我国已喊了很多年,但一到初三高三马上偃旗息鼓,唯考题马首是瞻。在这种十分“功利”的教育体制下,指望老师们“高瞻远瞩,胸怀大志”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要想使初高中语文有机衔接起来,并且充分发挥初中老师打基础的作用,就必须在中考题中有所体现。该考文言虚词就考虚词,该考句式就考句式,中考考语法了,还会有老师爱教不教吗?
第二,我想初中语文教材应该重视语法的编排内容。可以开辟出小专题,重视语法,让语言逻辑知识得于普及。在我国,语法在语文教学的地位也“几度沉浮”,多年前语法曾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记得我小学时老师就对语法很重视。可若干年后,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一度取得的地位却发生了动摇,近些年来中考语文慢慢不再考或减少考语法,语文教育界也曾经发出了“淡化语法”的呼声。
第三,应该说现在的初中统编版语文书已经开辟出专门的语法小专题。从词性到短语到句子等。但落实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要让老师重视,必须在中考进行专门考查才能引导老师真正落实。
也许有人会质疑,语文教学究竟需不需要教语法呢?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是需要教语法知识的。
首先,这样做有利于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目前我国中学生作文的突出毛病是错别字连篇,辞不达意,病句多,常见的修辞不会用,更谈不上有什么文采可言。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平时作文训练得较少外,不懂语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教语法是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学生要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对课文实质的把握都离不开汉语语法知识。每一篇写得优美生动的文章,它一定是离不开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或精妙的动词使用,或者特别形容词的使用等。这些都是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并得于运用时的体现;再比如阅读一个长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中的句法知识对其进行阅读,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就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再者掌握语法知识对于高中古代文言句式的理解、字词活用的运用;还有对于修改句子语病的考查的帮助更是毋庸置疑的。
更别说学好语文的语法知识对于学习其他语言类学科如英语等是多么重要了。
所以现在,不少人提出“还语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但要做到的话,我想单纯是口号还不能落实到位。我觉得是否可以将初中的语法知识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作为初中必须教的内容呢?这样老师们就会更认真对待,学生也更不敢忽视,这样就可以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学了语法后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学生上高中后学起语文来也就轻松不少了!
总之,综上所述,由初中语文平稳过渡到高中语文,形成一条衔接流畅的引线,就应该多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专家要有“动作”推进执行,让初中语文教材重新重视语法的编排内容,提高对于语法教学的重视。而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面对这个任务也是需要重视与亲力践行的!